第五章 读好书(2/2)
“少说这种废话,这书你不看吧?不看的话能不能让我先看看?能吧?我知道一定能,那这书我先拿走了啊,谢谢啦!”说完这番话,我便一溜烟跑回了自己的床铺,躺在床上开始翻起了这本我梦寐以求的《兵器指南》。
我先翻开了目录,上面分了六个大类别:单手兵器、双手兵器、弓弩、盾、长杆兵器、投掷兵器。单手兵器下分了单手刀、单手剑、单手锤、单手斧以及异类这五个小分支;双手兵器中同样有双手刀、双手剑、双手斧、双手锤、异类这五种分支;弓弩中简单地分出了弓、弩两类;盾中分轻、中、重型盾三种;长杆兵器中有骑枪、矛、棍、刃棍、异类五种;投掷兵器没有细分,想必作者对此并非十分了解。
琢磨了一阵后,我决定以弓弩,单手兵器,盾,长杆兵器,双手兵器,投掷兵器这个顺序来看,这顺序应该是非常适合我的。
我翻开弩之章的首页,上面是对弩这种兵器的简单介绍,以及粗略的历史渊源——据说这种东西一千多年前最早发明于遥远的东方,那是个比库吉特、维吉亚还要往东的神秘国家,那里的人们和卡拉迪亚人一样连年战争,已经争斗了数千年,而各种军事方面的发明几乎都是源于那里。
木棍和石头也属于武器吗?最早是否也是源于那里呢?如果是,那么拳头呢?我暗笑,继续向下读去:
“最初的弩体型很大,是将一般的弓放在架子上制成的,初衷是为了防止长时间瞄准时弓手手部疲劳,造成箭意外发射或丧失准确度,后来弩从雏形开始慢慢发展,直至古代库吉特汗国与东方帝国爆发战争时已经基本成熟,东方帝国的士兵们巧妙运用弩这种武器,依靠坚实的阵地,挫败了库吉特人骑射手和枪骑兵的无数次进攻,最后将库吉特人打退回了草原,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库吉特不敢再进犯东方帝国。”
这种话,库吉特人看了会不高兴的啊。我想,这分明就是说:用弩和阵地就可以对抗库吉特的骑射手。那么不就是说库吉特是永远打不过罗多克的吗?虽然我同意这种说法,但是还是觉得应该给库吉特人留一点面子,至少还是会有一些库吉特领主和士兵看这本书的嘛。
“直到约三百年前,库吉特诞生了一位伟大的领导者,他率领他的铁骑冲破了东方帝国的防线,攻入了东方帝国的首府,从此将东方帝国纳入自己的版图,到今天也依然还是如此。”
原来如此,这倒是对库吉特人来说相当振奋的消息,尽管他们一定从出生起就已经知道了。一行工整的小字写在了这一段的后面:“这不是历史书!”
小小的跑题过后,书上介绍了一些弩机和弩弓的种类,其中并没有提到我现在手中这杆弩的结构类型,也就是说这东西是近年发明的,在这本书写出来前并没有出现过,或者是属于很久以前失传的结构,今天在我手里被发现了——综合各种情况,包括这东西的前主人,还是前者可能性比较大。
“斯瓦迪亚猎弩,规格结构如图所示,标准弓张力22磅,扳机力1.2磅,20码距离上可射穿2吋厚的松木板……同罗多克猎弩有所不同的是它的瞄具,为圆孔形望山,而后者为缺口型望山,相对来说斯瓦迪亚猎弩精度要比较高,但是后者的观察范围更广。”
这段的下面工整的笔迹批注:“地理原因:斯瓦迪亚猎区多平原,瞄准时不需很大视野便可轻易锁定目标,故采用觇孔式瞄具;而罗多克猎区多林地,视野不清晰,需要时刻关注四周的动静,故采用缺口式瞄具。”
我翻过身,拿出羽毛笔和墨水,在这行字的下面加了一行:“思想原因:斯瓦迪亚人心胸狭隘,故采用觇孔瞄具;罗多克人心胸宽广,故采用缺口瞄具。”
我看着自己的杰作,满意的笑了,然而回头一看,却发现整个寝室的人中似乎只有我还醒着,于是我收拾了笔墨,准备盖被子睡觉。
临睡前,我把这本《兵器指南》放到了我的行囊里,扉页上写着这本书原主人的名字:
“雷萨里特S格罗尼亚”
16977.16977小游戏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