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奇袭泸州(二)(1/2)
刘承徽对着看守城门的几个兵丁大声吆喝,让他们打开城门。兵丁们犹豫着,互相看看,没人去抬门杠。刘承徽刷的一声抽出腰刀,厉声喝道:“门外有捉活的宋军大将,倘若被宋军救了回去,你等吃罪的起吗?少时,全部五马分尸!”
远处的马蹄阵阵,隐约着呐喊声传来,外面三十余骑叫门的声音更大。
几个兵丁无奈,只好去抬城门的腰杠,嘴里嘟囔着,都道吊桥没放,光开城门又有何用?
城上几个元兵半回半汉,紧张的注视着城外的动静,一个兵丁准备下城去西川枢密院禀报,突然被人拦住。
大胡子兀鲁赤吼声如雷,指指划划,示意马上放下吊桥。那兵丁十分为难,道:“将爷,非是小的不肯,上峰严令,私开城门者杀无赦。”
兀鲁赤叽里咕噜又说了几句,吹胡瞪眼,把一柄打造的极好的斩马刀抽将出来,架在那兵丁脖子上。那兵丁是个新降的南人,知道被杀了也是白杀,顿时吓得魂飞天外,哭丧道:“将爷,城门没开,光放吊桥也是枉然。上峰的命令,我们只管吊桥、千斤闸,管不了城门和瓮门。”
他刚说完,就听见下面的城门吱呀呀响了起来,竟然开了。
那兵丁顿时更加慌了,只得去放吊桥,当吊桥第二次落下,城外的骑兵顺势涌入城中。
城头上有几个回回兵,粗通蒙语,在一旁听着“兀鲁赤”不断地哇哇大叫,其中偶尔一两句倒也听得清楚,偏生是骂人的粗话,大部分听不明白,想到蒙古人部族众多,军中口音一向繁杂,倒也不以为意。
城外骑兵涌入城后,外面远处的大队兵马向城门驰来,队伍杂乱不堪,可是并不像什么训练有素的军队,甚至还有人从马上掉了下来,但城外的吊桥却迟迟没有拉起。
一个回回兵觉得奇怪,回头望去,绞盘处刚才那个兵丁趴着不动。他“喂”了一声,没有回应,赶快过去摇动绞盘。突然一只大手伸来,将他嘴捂得严实,接着一柄马刀从后背**,在前胸透出。
几个兵丁顿时惊叫起来,最靠近的那一个没有什么反应,被大胡子又捅了一个透心凉。其他几个赶忙抽出兵刃,但是一时还摸不准眼前这个穿着蒙古军服的百夫长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兵丁们只是抽刀自卫,没有人上去厮杀。
转瞬之间,城外的数百人马,前队的一百多骑兵和后面几百个拿着长竹枪的步兵,纷纷来到城门吊桥处。
涌进城门的那三十余骑兵早顺势将几个守卫的兵丁砍死,刘承徽撕开袍子,露出铁甲和他的雷永本色。他惦记着城头王辟的安危,赶紧带着一队人冲了上去。
西川枢密院驻地相邻的院子里住着一个汉军千户,姓乔,从中统二年(1261年)起就跟着刘思敬,如今被刘思敬留下保护他的家眷。他接到禀报,十分奇怪,叫上两个随从,跟着他一起去见童氏。
从西川枢密院出来,乔千户觉得事有蹊跷,亲自带着几个人,跟着前来禀报的军吏,骑马奔向城门。
到了城门的时候,竟然发觉来人有几十个骑兵,并不下马,而是站在瓮城里等候。由于城中兵马甚少,还要分配到各个将领府邸里守宅,以防城中的流民或盗匪,所以瓮城上并无人把守。泸州的瓮城是在主城门后面,虽然不甚高大,可仍然是一道非常坚固的屏障。
乔千户心中不满,不勘合兵符,就私自开瓮城门是不合规矩的,心里正琢磨着是哪个家伙胆大妄为,一个穿着蒙古军服的骑兵迎了上来:
“卑职李继,请这位大人借一步说话。”
乔千户听着语气不对味儿,不过还是跟着打马向前走了几步。那李继笑道:“昨日擒获宋军大将张万,大人可过来认一认,看看是否真是此人。”
乔千户并不认识张万,不过他还是好奇的跟着李继骑马穿过瓮城,只见前面几个蒙军拥簇着一个人,仿佛并没有绳子捆着,探头问道:“你就是张万?”
那人突然抽出弯刀,笑了一笑:“在下是大宋民间练勇的头目雷永,今日特来借大人您的脑袋一用。”乔千户还没听清,看见抽刀,马上明白过来。正欲打马逃走,身侧的李继挥刀将他脖子斩断,首级拎在手中,将手指放在唇边打了个呼哨,数百人从主城门、瓮城门的墙垛后面站了起来,雷永示意骑兵们将乔千户的亲随以及那个守卫城门的军官全部赶过来,他自己跨上“铁玫瑰”,威风凛凛对着几个惊恐不安的元军汉兵说道:
“在下大宋将领雷永,特来收复江安州,只要你们戴罪立功,过去既往不咎。如果顽抗,”他指指乔千户的无头尸体:“如同与他一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