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新造?二手船?(2/2)
服务员将手里抱着的两大本目录放到了刘明前方的桌子上,并认真而恭敬地说道:「红色的这本最前方的部份是船主委托我们船坞寄卖的二手船只,中间的部份是船坞拥有的二手船只,而最后一部份则是本船坞可以代贵方投标的正在拍卖的船只。」
「所以绿色的就是你们可以新造的船型了?」刘明问道。
「是的,这里全数新造的船都可以在两个月之内交付,当然这里是不包括贵方需要更改的时间。」
「很好,我自己先看一会。」刘明摆了摆手,让服务员退下。
与服务员想的不一样,刘明一开始拿起的,其实是绿色的那一本,因为二手船他大概都可以猜到那些是什么船。
是的,船型是最为重要的,在什么海域就应该用什么的船型,就如同赛车的轮胎那样,又或是工厂里的机器一样,不存在一种船型就适合所有海域。
这一点只要是个有常识的家伙,甚至不需要在海上从事过水手工作的人都知道。只不过对于刘明来说,这其实还是一件很难去考虑清楚的事。
因为就事实上来说,连刘明他自己都不太清楚之后可能会遇上什么大问题,虽然加勒比可能是他近一年之内的主要活动海域,可是难保他在这一年之后会转移(逃跑)到另一个地方发展。
退一步来说,在北美和南美这两块新大陆沿海差不多可以找到整个世界上所有困难的海域。这里不只有多岛多暗礁的海域,也存在着风高浪急的海峡,更有着变化极为复杂的天气,亦有存在复杂异常的水道。
于这些外在的环境之下,作为船长的刘明还要考虑船只的战斗能力,例如炮战时,是否有足够的炮门对敌人进行压制;近身跳帮作战时,是否能在海上灵活变向,抓住敌方船只;近海作战时,是否可以有快速登陆追击等等。
不只是战斗能力,就连载运能力也是刘明考虑的重点,因为出海作(打)业(劫),总不能一次出海只抢几个榴莲就发现船舱已经没有空位了吧?可是又不能像低地国的那些大肚船那样,为了更多更大的载运能力,而牺牲速度和灵活。
没错,私掠(海盗)船最重要的,其实还是他自身的速度。有言道天下武攻唯快不破,不少时候也需要运用游击的战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等等。
如果刘明是穿越到一百多年之后,他绝对不需要思考这些问题,因为当时有一种划时代的船型出现。那就是各大穿越者在航海时的利器飞剪船,也就是所谓的高速帆船。
不过很可惜,刘明在新造的目录中,他并没有发现这种船型,而且他也不觉得这里的船匠可以在短时间内研发出新船型,只看他们的新造的目录上所谓最新船型是半个世纪之前的产物就可以知道。
什么一年之内可以造出以前从来没有的新船型?什么来一个船匠就可以设计好整条船?
不存在的。
像刘明在自己船上做小改动是可能,但如果由一开始就完全改变,那真的是不可能,毕竟技术的累积﹑思路的变更是那么简单可以扭转,那人类早已在太空中殖民扩张了……
「还是买二手的算了。」
刘明合上了新造的目录,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