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招聘(2/2)
甚至,江宁已经做好了今年这最后三个多月不产生一点效益的思想准备。
“三十个工人,那你想招聘几个销售人员?”江启枫又问道。
“最好能超过五个!”江宁回道,“现在不管是国企还是私企,已经开始进入了销量为王的时代了,所以销售人员这一块,咱们招的人不能太少。
至少,咱们咸a县和周边的几个县城,到春节之前渠道要全面铺开。”
说着,江宁又叹声一口,说道:“先看看情况,如果销路不错的话,咱们还要多招一些销售人员进来。”
“那销售人员的面试情况,今天又有几个合格的?”江启枫问道。
“有六七个吧!”江宁回道,“面试销售的一共十五个人,其中一半都能说会道,而且脸皮还很厚,脑瓜子反应也很灵活。
再招聘两天,我也再好好想想,争取从这些人中挑出五六个最优秀的出来。”
“销售人员是不是有些多了?”江启枫迟疑道,“你一共才打算招收三十个工人,却又招五六个销售,这不是尽养些吃干饭的吗?”
“这您就不懂了吧!”江宁笑道,“刚才我不是已经给您说了吗?如今已经是销量为王的时代,只要他能给咱们厂打开销路,你管他是吃干饭、稀饭的呢?
再说,如果手里不出成绩的话,咱们直接把他给辞退不就得了。
咱们这儿又不是国企!”
“也是!”江启枫想了想,觉得自家儿子说的有一定的道理。
然后江启枫又说道:“你给销售人员开的工资是不是有些低了?一个月才一百块钱,这够干嘛?种地也比这多啊!”
“这不是只是基本工资嘛!”江宁解释道,“我还给他们提成了呢,如果他们真能干,一个月拿一千、一万,那是他们有本事,我不也不拦着嘛!”
“可是你这样,只怕会有很多人不愿意干的!”江启枫担心道。
“如果连他们自己都没那个自信,招聘进来也只是白搭,这样的人,我宁愿不要!”江宁信誓旦旦道。
要论起种地什么的,江启枫是行家里手,可要论起创办和管理一家企业,江启枫显然没有这个视界和格局,所以凡事都是听江宁的。
江宁前世,在五百强企业,虽然没有做到高层,但好歹也做到了中层,一些管理经验和体会,还是有的,所以对于创办一家乡镇企业,还是有着自己的打算和思虑的。
江启枫也知道,自己在企业管理这方面一窍不通,所以也是凡事都听江宁的。
虽然也发表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但只要江宁的反驳理由合情合理,江启枫也就欣然接受。
就比如,江启枫就觉得江宁制定的规章制度有些严苛。
可江宁却觉得,一开始严苛,要比以后严苛起来要好许多。
再加上,九十年代初期不比新千年之后。
在九十年代初期,农村的人才并没有大规模的流失到城市之中,而且会种地的农民,不少都身怀一定的技能。
所以在一开始选拔的时候,江宁只挑最好的那一批。
还有就是,千万不要小觑农民,他们身上的技能,是一般人无法想象的。
特别是机械和电工技能,可能他们并没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可论起实际经验来,要远胜一些已经工作两三年的大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