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人(1)(1/2)
买保人不是苏砚君能想出来的主意。追究这典故从何而来,一时半会儿说不清楚。自从昱朝崩溃,城头变幻大王旗,宵禁、连保三天两头登上告示,百姓们习惯了如此应对。尤其南来北往的过客,一个不走运撞上城中需要担保,只要自己看情况出一笔钱就能获得方便,实在是求之不得。
为人作保的,虽然收取些许费用,仍然颇受尊敬——不是什么人都愿意冒险揽这事端,担保多数时候出于古道热肠,譬如悦仙楼的大东家曲安。
砚君揣着金条,和金姨娘一起站到曲安的房门前,早有三四个人排着队等在外面。曲安正送一名老年客商出来,操着抑扬顿挫的北方方言同老者细细交待。排队的人看见他,个个想赶快打招呼,他却先瞧见砚君。“啊,苏小姐!您怎么亲自下来?有事怎么不吩咐人来喊我。”
众人见这年轻女子好大面子,皆识趣地让她先进去同曲先生说话。
曲安在城中另有宅邸,平日不住悦仙楼中,但店里给他留着一个备用的房间。砚君进门发现房间并不大,只有朴素的布置。一个机灵的少年在房中侍立,曲安介绍道:“这是我外甥曲茂,不是外人。小姐有话尽可直说。”
砚君想到外面还有多人等着,自己尽可能地简洁地说明来意。“今日起城中要严查杀害查大人的凶手,这合情合理,可是仓促之间要人人寻保,确实让我有些为难。”砚君看一眼金姨娘,说,“我原想拜托连夫人为我们担保,可连家远在城外,没有保人就无法出城寻她。”
曲安听出她的来意,当即道:“这有什么为难的?三小姐的干女儿,难道还信不过么?小姐若是急于出城,我便为您作个保人,立刻就可向衙门内领取出入凭证。”他是陈家老仆人,习惯将连夫人称作三小姐,不知不觉令砚君觉得亲近了几分,但她道谢之后还是取出准备好的金条,道:“我知道规矩是这样的,请先生收下。您要出面打理我们的事情,想必需要周转。”
曲安跳起来慌忙摆手,“小姐这是做什么?啊呀,这可怎么了得!我曲安被大爷二爷提携了半辈子,怎敢同小姐在丁点小事上谈钱!”
砚君还要客套,曲安身边的少年曲茂也上前拦住她,笑嘻嘻说:“小姐一定是听岔了。我舅舅从来不收的,偶尔过手的钱物,都是帮那些有大宗货物的客人雇骡帮运送出城。”他说话宛如清清泠泠的泉水敲冰,不仅利落,而且动听。砚君被他的话音镇定,便在曲安推辞时将金条收起,又道一次谢。
金姨娘将眼睛一翻,就看穿这少年的底细:分明是个打扮成男孩儿的小姑娘。她笑着问:“这孩子真机灵,多大年纪?”
曲茂笑嘻嘻回答:“十二岁了。”曲安不肯让他多话,道:“他爹看中他有几分小聪明,送到我这里来学徒。眼看年关将近,城门封禁起来,也不知道能不能让他回家过年,索性就安排他到店里来帮忙。”
金姨娘笑道:“挺好。我们那里也有个半大的孩子,正好你们两个能互相解闷。”曲茂却极聪明,脱口就答:“我来舅舅店里帮忙,哪能得闲发闷呐!小少爷若有吩咐,只管喊我,我给小少爷请城里最好玩的杂耍来。”
金姨娘心想这倒是个鬼精灵,笑着说:“那好得很。你也别叫他小少爷,我们家那个叫墨君。你有小名儿没有?”曲茂点头道:“绵儿。”
这下连砚君也发觉,听起来像小姑娘的名字。曲茂一说出口就后悔,他舅舅更是呵斥道:“越发得意了!”少年理亏地退到角落里。金舜英故作没有留神,笑道:“先生太严厉。两个小孩子嘛,以后要玩在一处,喊小名亲近。”
正巧有人挑开厚厚的棉门帘,喊曲安出去有点事,曲茂也像尾巴似的跟了出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