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我的巨星败家女友 > 第238章 大浪淘沙沉者为金

第238章 大浪淘沙沉者为金(1/2)

目录
好书推荐: 序列玩家 陌上颜如初 银匙会 我的老公是混妖 傲世惊鸿 焱天录 妖界之门 我真不想当首富啊 绯影魔踪 刑罚

《今夜有话题》是著名脱口秀主持人李亚东主持的网络访谈节目。

这个节目以网络直播的方式,在优豆视频播出,在这个世界拥有极高的人气和关注。

10月2日周六,新一期的《今夜有话题》在晚间9点准时开始。

今天的嘉宾,有三位。

分别是古风歌手蔺诚,知名编曲人钟玉荣,还有国内围棋第一人周协。

主持人除了李亚东之外,还有他的搭档阮涛。

这期的话题主旨,正是最近在网络上刷屏的“华夏风”。

“‘华夏风’这个词,我记得最早是出现在世纪初。

那个时候正是我们国家全面开放经济腾飞的时候,也是西洋、乃至韩日的流行浪潮席卷我国的时候。

当时,有人面对来势汹汹的西洋和韩日浪潮,提出了‘华夏风’的概念,希望用‘华夏风’来抗衡西化的浪潮。

我记得那时从时尚界,到音乐圈,再到各式各样的其它圈子,都涌现出了一批倡导‘华夏风’的名人。

钟老师,我记得您就是其中之一,对吧。”

李亚东开场道。

“是的”,钟玉荣接过话题,“我不算什么名人,但我确实是当时极力倡导‘华夏风’的人之一。

其实,西化浪潮的起源要更早,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开始了。

不过到了世纪初,西化浪潮达到了最高峰。

大家都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应该都经历过,那个时代就是几乎各方各面都在西化浪潮前全面沦陷。

从日常生活的,

衣,各种非主流穿搭,还有染发的风气等等。

食,汉堡薯条。

住,你走到窗户边放眼看去,满世界毫无美观可言的鸟笼式大厦,都是从那时候跟雨后春笋一般出现的,导致现在很多国内城市,根本没有辨识度,非常的千篇一律。

要不是满大街走着黄色肤色的人,也几乎没有是国内城市的辨识度。

行,现在有所谓的炒鞋一族,我真不知道这鞋有什么好炒的。

鞋就是鞋,你再赋予它莫名其妙的各种价值,它还是鞋。

不过这种风气素来有根源,就是从那个时候兴起的。

在当时,很多年轻人最初的虚荣心,都起源于一双外国名牌运动鞋。

现在也一样。

然后是文娱产业。

比如,我在的流行音乐圈,像什么r&b啊,dj啊,舞曲啊,等等等等都是那个年代的舶来品。

再有,现在年轻人中非常流行的动漫,影响有多深远,大家都是知道的。

我没有说这些东西一定就是不好的,但它们确实全面侵蚀了我们的生活,让我们丢掉了很多传统的东西。”

“那站在现在看,钟老师您觉得当时的‘华夏风’是成功的,还是不成功的?”李亚东问。

“应该是不太成功的。

有个词叫‘潜移默化’。

二十年来,直到现在,西化都一直在持续,可大家普遍已经没把它当一回事。

为什么?

是我们已经成功抵制了西化?

还是我们已经有了和西化抗衡的力量?

都不是。

是因为我们已经习惯被西化,把西化当成了理所当然。

拿林力伦来说,大家都说他成功地给国内的流行音乐带来了新的生命,可实际上他只是将西方的音乐体裁,拼贴到了我们的传统音乐上。

他对流行音乐的革新,就我而言,本质上是一种汉化,只是汉化得高明了一点。

可大家对他的评价却很高,这就是西化带来的影响。

就我看来,林力伦对音乐圈的贡献,其实远不如**十年代的那批本土音乐人。

那时候,西化对流行音乐圈的影响已经非常严重。

国内流行的很多音乐,采用的都是国外,尤其是日国的曲。

但也有一批非常优秀的音乐人,写出了各种非常优秀的‘华夏风’流行歌曲,反响也很好,很多直到现在都依然在流行。

反倒是林力伦这些人的兴起,让我们丢掉了‘华夏风’,好长一段时间都迷失在了西方音乐风格的浪涛之下。”

“所以,钟老师觉得林力伦对国内的流行音乐圈……起了反作用?”李亚东看似“小心翼翼”,实则完全是有心地带节奏。

一个节目,必须有争议性的话题,才会有热点。

钟玉荣的这番话,在他看来,就是非常好的创造热点的话题。

林力伦在流行乐坛可是早就封神了,居然敢在节目上直截了当地批评林力伦,他很佩服钟玉荣的勇气。

当然,以钟玉荣的资历,完全是有资格批评林力伦的。

毕竟,钟玉荣是资深编曲人,曾数度捧杯金曲奖,还是歌坛的前辈。

哪怕倚老卖老,他都有资格点评林力伦几句。

他看了眼弹幕。

果不其然,钟玉荣的言论一出,很多正在关注直播的林力伦粉丝,都在骂他“哗众取宠”,“瞎bb”。

“也不能说是反作用”,钟玉荣也看到了弹幕,他稍微收敛了些言辞,“必须承认林力伦对歌坛还是有贡献的。

他将西方音乐体裁很好地做了本土化,从兼容并包这一点上来说,他做得非常不错。

只是,他过于依赖西方音乐,而忽略了基于传统之上的革新。

他的作用,在于让大家更好地开拓了在音乐类型上的眼界,但绝不像很多人评价的那样,让歌坛获得了新生。”

“我看到弹幕上有人说,‘优胜劣汰’,既然林力伦成功了,而‘华夏风’没成功,那说明听众的选择,就是更喜欢林力伦的音乐风格,而不是‘华夏风‘。钟老师,您觉得呢?”李亚东一边关注弹幕,一边道。

“我觉得这话不正确“,钟玉荣眉头紧蹙,“世上不仅有优胜劣汰,还有劣币驱逐良币。

我就问个简单的问题,林力伦、赵学桐,还有任杰的歌,有多少,尤其是那些拼贴了西方音乐体裁的作品,各位是还在听的?

应该没多少人在听了吧?

我相信现在绝大多数人还在听的,由他们创作的歌,应该都是他们的慢情歌。

我再问个问题,林力伦现在最流行的歌是慢情歌《恋爱告白》,但除了这首歌,他最经典的一首歌,大家比较公认的又是哪首?”

“《月上柳梢头》。”李亚东、蔺诚和周协齐声回。

“没错,林力伦最经典的歌就是《月上柳梢头》,而这首歌恰恰是一首华夏风的歌。

大浪淘沙,沉者为金,华夏风其实从没有,也不会被淘汰。

无论林力伦写了多少首所谓的经典歌曲,采用了多少种音乐体裁,把流行音乐做到了什么样的高度,在绝大多数人心目中,他最最经典的歌曲,依然是他少有的‘华夏风’歌曲《月上柳梢头》。

这说明什么?

说明西方音乐哪怕再盛极一时,但在我们国人心目中,最认可的永远只会是‘华夏风’的歌曲。

再有,现在网络上,古风音乐非常红。

比如蔺诚的《问南风》,前不久就曾风靡大街小巷。

这也说明‘华夏风’没有被淘汰。

恰恰相反,随着我们国家日益强大,西化的影响虽然仍在持续,但很多人的民族意识已经觉醒。

我们那时代的‘华夏风’,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成功。

可这个时代,源于民族自信的‘华夏风’,我相信一定会获得成功!”

钟玉荣言辞铿锵,有理有据。

他的这番话一说完,深觉认同的李亚东,几人当即纷纷鼓掌。

“钟老师这番话,非常的有见解。”李亚东接话,“我也认为‘华夏风’以后一定会成为国内的主流。这也正是我们这期《今夜有话题》用‘华夏风’做主题的原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七零:娇艳美人嫁冷硬军官一胎双宝 和离后她飒爆边关,父子双双火葬场! 换嫁纨绔做皇后,负心渣男哭晕了 入局,对她上瘾 一提离婚你就跪,早干嘛去了 重生七零,掏空渣爹资产转身下乡 离婚前,弹幕都说阴湿老公暗恋我十年? 王爷每日一跪,王妃今天原谅了吗 夫君假死?预知未来后我不守寡了! 回春朝:这该死的妇道守不住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