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取代地方品藻(2/2)
于是乎,被聚会的名士们评价较高的人物,立马价百倍,成为了才能的代名词。
朝廷若不征召这样的人为官,就会被人说成,若去征召的话,这些人又不能轻易出来当官。
当时的社会风气认为当隐士才算高贵,这些人之中就会出现个别装腔作势拒绝当官的人。
这些不愿出仕的人,三番两次拒绝征召之后,自然就会成为有名的隐士。
而那些被征召两次后才出仕的人,往往也比较高。
就这样,朝廷威信益下降,民间沽名钓誉之辈益增多。
大环境如此,许多有真才实学的人,也不得不去做一个隐士。
“大王之前教育门生时,曾多次提起‘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更是将此句话写成文字,裱挂在学堂墙上,以来勉励诸生。对于地方上不愿出仕的隐士,大王更称之为‘懦夫’!”
经过十年布局,刘曜说的很多名言已经传遍了天下。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只是诸多名言名句其中之一。
刘曜针对地方隐士,用的方法是以彼之道,还彼之。
“真正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对国家之难视而不见,只管个人的一亩三分地,却致天下百姓于水火而不顾,乃是懦夫行径,非君子也!”
这句话是刘曜拿来专门打击地方隐士用的,其威力十分巨大。
不少有气节的人纷纷接纳了地方郡守的征召,更有个别极端者羞愧自残,以此明志!
昔荀爽、荀靖等不在刘曜占领地境内的许多名士,在获知杨赐等世家与陈寔等名士之家眷至亲投靠刘曜之后,就开始了也投靠刘曜的准备。
等到洛阳皇城被刘宠、刘虞攻破,京畿周边郡县秩序混乱的时候,不少名士拖家带口一路长途跋涉,涌向了长安。
这件事,陈寔是知道的。
“大王之所以推迟称王大典,便是打算在此之前树立起新的朝廷威信!”
陈纪躬作揖,恭声道:“纪谢父亲大人教诲!”
陈寔点头道:“既可保障世家之根基,又能树立新的朝廷威信,二者兼顾,方能成也!”
“大王以‘懦夫’谓‘隐士’,给予避世者沉重打击,唤醒了许多有志之士。可地方上的品藻乃个人行为,朝廷不好以法令止,至今仍有。纪以为,朝廷可在地方上设一机构,取代品藻!”
陈纪脑海之中灵光一闪,想出一个办法。
陈寔面露喜色,直勾勾看着陈纪道:“元方有了主意?”
“班公著,在最后一篇之中,以古人为经,以品第为纬,按九品分了九栏。据班公表序‘上智’、‘下愚’之论,品第标准,乃品行为主,参之以事功大小和学术高低。故而,可在郡里设一中正官,让其以家世、德行、能力大小为衡量标准,对该郡之士人进行评品。所评之品作为朝廷考量”
陈纪思如泉涌,滔滔不绝地讲述内心构思,不停歇的足足说了大半个时辰。
陈寔听完后,仿佛吃了一颗定心丸,道:“汝今夜便草拟一份文稿,明来见我,再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