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落水之后(1/2)
其实,柳永原来并不叫柳永,而是叫柳三变。收藏*~网I。O文采本就极为的出众他,把每一次的科举考试都作为自己必中的机会。然而,结果换来的却总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当他看到自己身边的人都一个个高中之后,欣喜之间换上一身身的官服,上任而去。柳三变的心中多了的是一种失落的压抑。凡是读书之人,在心中莫不都存着一种立身于朝堂,而兼济于民众的心意。
经历了十多年将近二十年的失望,当他又一次的站在皇榜的前边,而又从希望转化成失望之后。他心中的那份理想也彻底的破碎了。自己此时已四十多岁了,即使自己以后考中了,一生的抱负也难以得到施展了。做官也是需要用时间来经营的。从科举高中而授予的七品官位而最后成为朝堂之上,穿着紫衣的官员,这又得多少年呢?
最后的失落,让他在离开皇榜之后,再次踏入青楼之中。每一次的失望,他都能从这儿获得心中的安慰。这儿有着属于自己世界的包容。但是这一次,在这举杯浇愁之中,意气之中彻底的断绝了科举之心。而后作下了《鹤冲天》的词来。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从此之后,这首词却让宋仁宗惦念了。“忍吧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换来的是朝堂之上,皇帝的“且去填词”的圣语。从此之后,再没有了仕途的期望,无奈之下,柳三变才改名为了柳永。
吴勇,此时应该是柳三变。浑身湿漉漉的跑回到院中。却立刻惊动了院中所有的人。其中有眼疾脚快的则忙跑去告诉柳家老夫人去了。
看到幼小的柳三变穿着一身湿衣,在秋风中哆嗦着跑进来。其中的一位看上去有五十多岁,穿着青色棉织衫的妇人忙指挥着几个丫头在一个浴桶中添满热水。而自己则趁着这段时间,赶了出来,将柳三变抱着到了那间屋中。
这个妇人是柳家一户佃户家的妇人李氏。因为年纪已经五十多了,而且曾经带大了五个孩子。而柳家的老夫人也觉得她在带孩子方面也有了经验,便让他带着当时仅有两三岁的柳三变,照看着柳三变的起居和生活。
看着添满的热水,李氏忙帮带着将柳三变的湿外衣脱了。而后自己走出去,为柳三变另准备了一身干爽的衣服。
当柳三变洗了澡穿着衣服走了出来之后,却看见柳老夫人也就是柳三变的后祖母虞氏和自己的母亲正走了过来。
虞氏年以六十多了,但看上去却比李氏还要显得年轻。虽然,大多头发已经花白。梳着一个脑后的发髻,穿着深色的对襟长衫。而柳三变的母亲,则显得清瘦一些。四十多岁,头发依然黑亮,同样穿着一件对襟的长衫。只是颜色是素色的。几人忙着走了过来。脚部间竟然还稍有这一些急促。
看到柳三变他们,虞氏他们停了下来。首先,虞氏看了柳三变一眼之后。便将目光放在了柳三变旁边的李氏的身上。同时问道:“今天,这是怎么回事?”
李氏听后,脸上带着一丝的慌乱。躬着身子忙回答道:“刚才是小官人不小心掉进了河中。”
其实,在这之前,李氏她倒是听说柳三变是自己跳进去门前的河里的。可是,这话怎么能说呢?在这极其凉爽的深秋,连衣服都不脱便往河里跳。这样的话说出来谁能相信呢?
听了李氏的话,虞氏似乎还想说什么却又没说。而是继续问道:“那是谁将七郎从河里救上来的?”柳三变在柳家排行老七,因此虞氏常称柳三变为七郎。而随着虞氏的问话,柳三变的母亲却也将目光向李氏望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