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黄巾之乱(三)(2/2)
陈球听罢,忙点了点头,何进听罢,喃喃道:“我说这朱俊怎么听着耳熟,遥想当年,这朱俊曾以五千人余人,旬日之间便平定了南海郡,斩杀梁龙,逼降了数万人,人才啊,这一举荐之功还真是便宜了陈球,哎,罢了,现在朝廷正当多事之秋,吾等当一致对外。”
汉灵帝一手托着脑袋,一脸悦色地道:“难怪朕怎么觉得这朱俊的名字有点耳熟呢。”汉灵帝刚刚说完,何进和袁槐忙走出列座,双手抱拳道:“陛下,臣等也认为朱俊可当一方领兵之将。”汉灵帝听罢,一手指着张让:“拟旨,令,朱俊为右中郎将,随大将军一起征讨黄巾军。”张让听罢,忙恭身道:“诺。”
陈球刚刚回位,太长王允整理了一下衣襟,手持着朝牌站了出来,躬身道:“陛下,臣亦有一人要引荐给陛下。”汉灵帝听罢,双目盯着王允,大手一挥,一脸笑意地道:“王爱卿请讲。”王允听罢,连忙将头埋进了朝牌:“陛下,臣所引荐的人姓卢名植。”
此言一出,稳坐在龙椅上的汉灵帝亦惊呼地站了起来,一手指向王允,一脸不可思议地道:“爱卿所说的可是那位年轻时与郑玄师从马融,现今为大儒的卢植?”王允听罢,一脸喜色地道:“陛下,正是此人。”
汉灵帝见王允如此肯定地回答,脸上顿时堆满了笑容,立在最首位的何进听罢,一脸不可思议地站了出来,一手指向王允,质问道:“卢植名著海内,学为儒宗,士之楷模,国之桢干也。此等人物,王大人可真有办法请出?”汉灵帝听罢,也是一脸疑色地望着王允。
王允看了眼何进,又悄悄地瞟了眼汉灵帝,淡淡地一笑:“陛下,大将军,稍安勿躁,且请听在下一言。”说罢,王允一脸喜色地瞟了一眼汉灵帝,道:“陛下有所不知,臣与卢植乃多年好友,现朝廷正值多事之秋,以臣这三寸不烂之舌,动之以情,晓之以礼,臣敢担保卢植必定出山。”
汉灵帝听罢,大喜,双手狠狠地拍了一下龙案,‘腾’地一下从龙椅上站了起来,走到王允身旁,轻轻地拍了下王允的肩膀,笑道:“如此,便有劳爱卿了。”王允听罢,忙将头埋进朝牌里,跪了下来,大呼道:“为主分忧乃臣下之责。”
汉灵帝听罢,仰天大笑三声,双手扶起了王允,大喜道:“如此,兵出洛阳之日,便是黄巾贼子的末日。”众朝臣听罢,连忙跪呼道:“天佑大汉,天佑吾皇。”汉灵帝听罢,大手一挥,龙颜大悦道:“众卿平身。”说罢,汉灵帝一手指向张让:“拟旨,令,卢植为北中郎将,随军出征。”张让听罢,忙躬身道了一声‘诺’,走向了拟旨太监。
汉灵帝正一脸大悦,何进走到汉灵帝的面前,跪了下来,双手抱拳道:“陛下,黄巾贼子三十六方同时起义,声威巨大,吾等不得不防啊。”汉灵帝听罢,一脸的悦色顿时被担忧取代了,汉灵帝忙扶起何进,问道:“大将军以为应该如何?”
何进听罢,略一思付道:“陛下,臣认为陛下应立即下令,命各州郡派兵在洛阳外围的八个关隘——函谷、太谷、广成、伊阙、轘辕、旋门、孟津、小平津设置都尉,布防护卫。”汉灵帝听罢,略一思付,大喜道:“妙,妙,妙。”说罢,汉灵帝将头扭向张让:“按大将军所说,速拟旨给各郡。”张让听罢,忙躬身称‘诺’。
汉灵帝轻轻地拍了拍何进的双肩,向龙椅处走去,大手一挥:“今日朝议结束,众卿速去准备,五日后,誓师出征。”说罢,汉灵帝头也不回,在张让的搀扶下,向后宫走去。众朝臣连跪下大呼三声:“吾皇万岁。”三三两两,议论纷纷地向外走去。
转眼间,四日时间己到。一支整军待发的军队分左,中,右三军,整齐地站在洛阳城外,一香案立在洛阳东城门口,汉灵帝站在香案前,汉灵帝身后紧跟着一班文武大臣。汉灵帝手持三柱香,高举至额头,仰天长呼道:“大汉的列祖列宗,不孝子宏儿在此。”说罢,汉灵帝眼角湿润道:“列祖列宗,请保佑不孝子宏儿,保佑大汉江山。”说罢,汉灵帝对天三鞠躬,将香**香炉中。
何进拔出长剑,剑尖指天,大呼道:“兵峰所指,所向披靡。”三军将军听罢,纷纷高举手中武器,指向空中,大呼道:“兵峰所指,所向披靡。”汉灵帝大手一挥,正喧呼的三军顿时便鸦雀无声,汉灵帝很是欣赏地看了眼众将军,遥望天空,双手高举,大呼道:“天佑大汉。”何进,皇甫嵩,卢植,朱俊等人皆大呼道:“天佑大汉。”汉灵帝大手一挥,何进深深地望了一眼洛阳城,将腰中的宝剑拔了出来,指向前方,大喝道:“三军听令,出征。”
16977.16977小游戏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