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人生新起点(1/2)
更加幸运的是,同批招工进厂的二十四名农家子弟高中毕业生,萍是一进厂就被分进供销科的两名高中生之一。
大家都很羡慕,以为萍有后台,实际没有。说句实话,如果萍有后台,后来也不会混成那样!
这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春。
这是一个机遇。
其时,正是乡镇企业风起云涌,鼎盛之时,萍所在的引江电机厂更是如火如荼。电机厂顾名思义,就是生产电动机的。引江电机厂最初是由六十年代下放人员创办,当时生产出来的J2系列电动机到八十年代已经过时,销不出去,面临淘汰。由于下放人员早已回城,剩下的全是清一色农民组成的草台班底,技术力量严重不足,新产品Y系列电动机一时开发不出来,产销脱节。就在产品“青黄不接”,工厂面临关门的危急关头,时任厂长兼供销科长的钱生,以他多年生产与营销的经验向厂部提出了一条让引江电机厂起死回生的建议——生产柴油发电机组。
当时的时代大背景是城乡一窝蜂办企业,粗放型经济,重复性建设,遍地开花,到处都是。国家经济明显过热,改革开放有些失控。这也使国家原本就供应不足的电力更加紧张,新建电网又一时无法完成。所以要办企业就必须先买发电机组。
厂部经过调研,一致认为钱生的建议是个好主意,决定改行转产柴油发电机组。船小好调头,加乡镇企业的体制与管理本身就非常灵活——以销定产,什么好销生产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