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那小子是谁?(2/2)
想来想去忽然灵光一闪,笑问道:“张爷爷,接手农机厂可以,解决5000多职工的工作问题也行,但是您能不能允许我干别的?”
“恩?你要干什么?”一听萧运这话,张鹏疑惑起来,他很担心萧运这小子心里打什么坏主义。
“我想,收购农机厂,改建汽车制造公司。张爷爷觉得怎么样?”
“哦?说说看你有什么想法?”张鹏一听来了兴趣。
“也没什么,很简单,农机这玩意我不懂,不过厂里既然以前做过农用拖拉机,那么老职工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和学习,改行做汽车应该不会太困难。而且以后的市场,汽车制造会有很大的生存空间。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最初的汽车制造厂家,逐步完善,在上都形成一个汽车制造也的生产集群。既可以拉动淮东的经济发展,还可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链。形成一个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售后服务规模化具有相当竞争力的汽车基地。这可比做农机有前途多了。”
张鹏细细的消化着萧运给他灌输的概念,在99年过内很少有企业会把整个产业集群去作为自身发展的方向,因为开发、科研的经费就要投入很大一部分,对于那些没有相当有市场理念,不清楚经济发展未来方向的民营企业来说,是绝对不会做那么大规模投入的。这也是国内企业一直无法与世界大型企业、财团抗衡的一个重要原因。张鹏虽然对未来的发展不是很清楚,但也可以预见,要是萧运刚才所描述的一张“大饼”如果真的画成的话,那也将是对上都,乃至淮东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但是要想达到萧运所说的那样的产业规模,恐怕要花费的钱也不会是个小数目。要说帮萧运搞个1、2亿的贷款,张鹏自认还做的到。可问题在于他现在自己都怀疑,1、2个亿够不够用。张鹏虽然对搞经济不是非常在行,但也知道萧运说的是个烧钱的办法,一旦要是运作失败,损失也是不可估量的。
萧运心里却很有把握,对他来说,事情是要一不一不去做的。先把农机厂收购,要是省里肯给些优惠条件的话,花个5、6千万改造厂房,添置设备,再对职工进行一段时间的培训,应该还能支持一段时间。而之后,他就会去纽约、香港、伦敦的股票市场吸取1、2亿美元回来进行再投资,再升级,前期先把架子搭建起来。只要能生产组装成车,就会有利润,到时候有省委出面,都不需要打广告,光是给一些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配置一些车辆,就足够让公司正常的运转起来。等过了年底,吉布提的计划就会实行,到时候有了油矿这个印钞机,还怕见不起来一个大规模的汽车生产基地?当然,这也不是就万无一失的,一但在任何一环发生问题,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可对萧运来说,困难越大越有挑战性,他就越兴奋。
当然萧运心里想的东西他是不会告诉张鹏的,最后就资本运作的无限复制,银行的连续贷款等张鹏根本从来没有听过的金融理论,把张鹏彻底砸晕。一个疯狂的汽车计划就在淮东省省委书记的办公室里产生了雏形。一直到后来张鹏担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时候,回想起今天被萧运天花乱坠的一通胡砍,给砍的昏头转向,最后竟然同意了萧运疯狂的想法的时候,还在心有余悸,直说自己当时真的被萧运给狠狠的耍了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