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汉人(1/2)
郭淮说完这些,凝声吟道:“男儿志当执吴钩,三千里外觅封候。wwW.”
关平听到郭淮的话,只觉的心潮澎湃,第一次深深的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有了这么强的自豪感,又想到后人对大汉的评价:国恒以弱亡,独汉以强灭。关平想到纵是汉朝在几十年后灭亡的时候,不管是乌恒,还是匈奴、鲜卑,也还是对汉人的文化武功景仰膜拜,甚至到了汉已灭亡百年,占据了中原的“五胡”也要主动汉化,可见大汉在这些人当中的威望。
再看到随行的军士听到郭淮的话,群情振奋,端坐马上,昂道挺胸,神态十分的自信。关平心想,正是四百年的积威,在大汉人们的心中,形成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由这样的人组成的军队,在面对外族时,自然会无往而不利,战无不胜;而这充满自信的民族,所发展的文化,也会是无比的璀璨。
关平忽然想到,在自己初离家时,为救蔡琰,曾经杀散了一小队匈奴,记得那些匈奴逃跑时,好像叫道:“汉子,汉子……”。想到这里,关平说:“前此日子,在下曾杀散过一些在附近劫掠的匈奴,记得他们逃跑时,曾大叫‘汉子,汉子’,不知这是何意?”
听到关平问话,郭淮不禁笑道:“原来定国不知。匈奴人这‘汉子’的叫法,就像我们叫他们为匈奴一样,是匈奴对我们藐视的称呼。匈奴碰到自己又怕又恨的汉人时,往往会叫这人‘汉子’。不过,我想我大汉的男人,每人都愿意让自己成为匈奴口中的汉子的。”
关平这才知道这‘汉子’称呼的由来,听到郭淮的这些话,心中更是豪情万丈,深深的以自己的国家而自豪,回头看见众军士行路辛苦,于是放声高歌:
“豪气面对万重浪
热血像那红日光
胆似铁打骨如金钢
雄心万千丈
眼光万里长
我当发图强
做个好汉子
每天要自强
热血热肠热
比太阳更光”。
郭淮只觉这歌声厚重悠远,气势充足,更兼歌中唱道“做好汉,做个好汉子”,只当是关平有感而做,连声叫好,说道:“不想定国有如此文采,我听这歌声雄浑高亢,听起来让人热血沸腾,心情激昂。不知此歌何名?”
关平微微一笑,说道:“随兴而歌,尚未有名,伯济可愿命名。”
郭淮也不推辞,说:“歌中有做好汉之句,那就叫好汉歌吧,我觉此歌浅显易懂,气势不凡,在行军中由众军士合唱,当能激扬士气,定国可否再唱,教给众人?”见关平点头,郭淮转头对身边军士说,“大家跟定国一起唱。”
众军士高声应是,跟着关平学这好汉歌。一时间雄浑的歌声,在空中漂荡。人人心中,都有一腔热血,一片报国赤子之心,在胸中激荡。
众人边唱边走,不觉间天色渐晚,郭淮问附近可有驿舍,这时一军士答道:“回大人,过了前面那片林子,再走十里左右,就有一间驿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