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天外飞箭(1/2)
匈奴小汗栽下马来,关平却只得心中暗叹一声:“可惜”,原来那匈奴小汗在紧要关头侧了下身子,关平长枪贴着他的脖子刺了出去,只**来条血痕,却没刺中要害,关平欲上前补上一枪结果了他的性命,这时匈奴小汗的亲兵已经赶到,一亲兵更是奋不顾身,在马上飞身而起,挥刀砍向关平,关平挥枪将其扫飞,挺枪再刺匈奴头领时,发现匈奴头领已经被他的亲兵救走。关平只得暗叹一声,再次拨转马头,挺枪杀出。
这时候其它匈奴兵见匈奴小汗中枪落马,只以为小汗被关平杀了,一阵子的人慌马乱,有的要上前看小汗是否身亡,有的则呆立当场无所适从,更有人见小汗落马,想转身逃跑。众人追杀关平,多是由于小汗的原因,或为小汗利诱,或为小汗威逼。如若此时小汗被杀,谁还愿意面对这犹如杀神一样的少年汉人呢。关平看准机会,顺势杀出。
远处蔡琰见匈奴头领落马,匈奴人马慌乱,只以为匈奴头领已经被关平杀死,又见关平已经杀回,不由心中一阵欢呼雀跃,连忙催马迎上前去。只见关平浑身血迹斑斑,浴血而归,见脸色并不轻松,连忙问:“恩人是不是受伤了?”
关平所练习的枪法,一向勇往无前,乃是因为心中那名仇人的原因,知道仇人勇猛无双,号称万人敌。担心自己如果在面对他的时候,如若心存侥幸,很难为母亲报仇,所以练习的只是有去无回的一招:刺。只愿与仇人相斗之时,纵是无法全身而退,也要与仇人同归于尽!
这次杀敌,关平虽然依仗眼疾枪快,身手敏捷灵活,总是先毙敌于先,但自己却也身被数创,所幸的是在紧要关头被关平闪开要害,伤口也不甚深。但此次冲杀回来,关平已有力不从心之感。自己十年来苦练不缀,一直对自己的武艺甚为自负,却没想到对敌时如此不济,只是面对数十匈奴,竟然无法全身而退,真的不知道被称为万人敌的父亲,还有那与父亲并称的仇人,是什么境界的武艺。
这时见蔡琰向自己迎来,笑魇如花,更是关心自己,关平心中不由一阵恍惚。连忙稳定心神,苦笑着说:“不妨事,只是那匈奴头领并没有死,他们很快就会杀过来,趁此时匈奴慌乱之机,我们快走。”
匈奴小汗受伤并不是太严重,被关平刺落马下,更主要的是因为受到惊吓过度,当时关平铁枪刺来,自己不及躲闪,只觉得颈间冰凉刺痛,只以为关平一枪刺中了自己咽喉,骇得脑袋一片空白,全身体软筋麻,就掉落马下。在部落里,他一向自负勇力,没想今日先是被关平气势所迫,吓的不敢上前迎敌,再又被关平一枪吓晕掉落马下,可谓生平未有之事,足可引为奇耻大辱,不由心中发狠:今日必定要捉到前面二人,在那女子面前将那汉人少年大卸八块,以雪今日之耻!
这时匈奴小汉见关平二人再欲逃走,连忙组织人马,向前追赶。只是又担心关平的勇猛,自己只是居中,被手下人马簇拥着,追向二人。
关平转头见匈奴再次追来,只得说:“琰儿快走,我去拦住追兵。”
蔡琰闻言轻轻笑道:“恩人先是救琰儿于贼手之中,再又孤身杀入贼群,以阻追兵,如今势穷之时,琰儿岂可抛下恩人单独逃命?恩人且去放心杀敌,琰儿在这为恩人观阵”。
蔡琰心中更想到如果关平不幸,自己又如何能够幸免?同时也拿定主意,今日决不能再落入贼手,如若关平战死,自已只有自杀以谢关平,同时也免自己清白之躯受辱!
关平见蔡琰执意不肯先走,不再多说,长啸一声,铁枪剑指匈奴头领,依然是抱定了擒贼擒王的想法,纵马向匈奴冲去。匈奴见关平不逃反进,都有些吃惊,更想起刚才他犹如杀神一般,在已方阵中来去自如,更是个个胆惊,如若不是后面有小汗督阵,便有匈奴兵欲转身逃走。
关平纵马杀向敌阵,众匈奴个个胆寒。关平想到后面蔡琰,更是胸中热血激荡,口中大声怒吼,手中铁枪随着每一声怒吼连连刺出,每一枪便有一匈奴枪下毙命。
只看得那匈奴小汗心惊胆颤,只敢躲在亲兵后面大声命令手下上前对敌,更是用匈奴语高喊:“有谁能杀死面前这人的,今日所得,全部都归他!”甚至忘了分兵去捉蔡琰。当然,也许是在他心里,关平才是唯一的障碍,只要杀死了关平,蔡琰根本就是手到擒来,不费吹灰之力的事。
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今日部落出来劫掠,所得十分丰富,众匈奴为得奖赏,人人奋勇争先,一时间众匈奴悍不畏死,拼命来杀关平,正是应了那句: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古话。
好在匈奴人向来爱马,没有人想到去攻击战马,否则如果有人攻击关平战马,关平身为战将,若无战马,武艺必大打折扣,只怕已做匈奴人刀下亡魂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