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章 月老神签(1/2)
光阴似箭,白驹过隙.
不知不觉中,陈福同的清朝生活已然过了整整一年,他不但活了下来,还存下了一百多两银子。
他感慨道:“无论古今,总归是娱乐场所赚钱容易些!”
刚清穿的时候,并不知道杏花红拿给他的二十两银子的价值,可现在他清楚了,一石糙米的价格才七钱银子。而一石相当于一百升,一升相当于一点二五斤。也就是说,七钱银子就可以买一百二十五斤糙米。
值此清穿一周年的纪念日,又恰逢陈福同托人从广州买回来两瓶“法兰西”的香水。他送了一瓶给杏花红,以谢她一年前的救命之恩。
杏花红瞪着一双好看的眼睛,盯着香水瓶,问:“这是什么?”
“香水。”陈福同怕她不明白,想了想,又解释道:“外国货,就相当于咱们大清朝的胭脂水粉。”
“咦?怎么里面装的是水?”
“香水,香水,可不是都是水!”陈福同干脆打开香水瓶盖,让杏花红伸出手来,滴了几滴在她手上。
香水瓶盖一打开,香气就弥漫进了空气中,杏花红鼻翼促动,狠嗅了两下,道:“嗯,是比咱们的胭脂水粉香,怪不得起名叫香水。”
杨福同玩味地笑了下,道:“外国女人,身上都有狐臭,所以他们才挖空心思生产了香水这么个玩意儿!”
杏花红咯咯娇笑:“你见过外国女人吗?”
前世见过,这辈子去哪里见?杨福同摇摇头,杏花红丢了他一个白眼,道:“你就坏吧,没见过怎么知道人家身上有狐臭!”
杨福同笑笑,不再谈这个话题。他说:“姐姐,你不是有个恩客是‘永兴’钱庄的老板吗?能不能介绍我去钱庄学生意?”
杏花红正在好奇地摆弄着香水瓶,此刻,听他话题一转,扯起了正事,忙抬起眼来,双目流转,在他脸上绕了一下,见他一本正经的神色,于是问:“你怎么突然想起去学生意了?”
“我也不瞒姐姐,这一年来,我也存了些钱,省着点花的话,三五年总归是没有问题。”杨福同顿了顿,接着往下说:“在院子里总归不是长久之计,所以我想去钱庄里学学生意。”
杏花红点点头,说:“哪你可以继续读书,考取功名呀!”
“八股文,我会吗?”杨福同心想,不过这话不可说破,心里想了想,接着说:“我是这么想的,做官也好,做生意也罢,都是为了赚钱,人活在这世间,只要有了钱,什么事都好办!况且做官的话,清官难做,贪官又要被百姓骂,何苦呢?”
杏花红伸出食指点着他的额头,说:“你呀,真让人琢磨不透,为什么你想的总和别人不一样呢?”
杨福同笑道:“姐姐,这是答应帮我去说了?”
杏花红嗔道:“你的事,我敢不答应嘛!”
说定了进钱庄学生意的事,杨福同别过杏花红,带着剩下的一瓶“法兰西”香水,出“夜夜春”,走在回家的路上。
他刚拐进胡同口,就看到吴巧妹进了自家门。
吴巧妹的个子并不算高,只有一米六二,娇小玲珑,有着最标准的人体比例,所以看起来一点儿也不觉她个子矮,只觉得她娇小得叫人怜爱。粉光致致,光洁妩媚的鸭蛋脸儿,却有着一付适当的尖下额,瞧起来别有一番味道。
十六七岁的她,正值花样年华,仿佛全身都散发着诱人的光彩,再加上她爽朗的性格,使她成了动人之极的少女。
杨福同走进家门,却没发现老娘,于是问:“巧妹,我娘去哪儿了?”
“去西湖旁边的白云庵了!”吴巧妹头也没抬,忙着刺绣。
杨福同走到她身后,突然之间,把背在身后的香水递到了她的眼前。吴巧妹即惊又喜,问:“这是什么?”
杨福同只好把给杏花红说的话,又对吴巧妹说了一遍。
“送我的?”吴巧妹抬起眼来,眼波流转,在他的脸上绕了一下,马上又低下头去。
“当然了,难不成我娘会用这香喷喷的玩意儿?”杨福同拧开瓶盖,对吴巧妹说:“你把手伸出来。”
吴巧妹从鼻孔中发出“嗤”的一声,是忍俊不禁的笑,乖乖地把细嫩的小手伸向了杨福同。
杨福同拉住她的手,却不往上面滴香水,反而抓住她的手伸到自己鼻子上,鼻尖正好在她掌心处。“你手心擦了什么?好香!”他说。
吴巧妹又笑了,“真是奇谈!”她说:“手心里还能擦什么?”
“你自己闻!”话虽如此,杨福同却舍不得放开,依然抓着她的手。
“不用闻。”吴巧妹答说,“扑胭脂,匀水粉,都是用手心,少不得沾点香味。莫非你就没有见过女子梳妆?”
杨福同自然知道,因为胭脂水粉,都是他买来送给她的。但是此刻却要装作不知道,于是他摇了摇头。
“鬼才信你!”吴巧妹抽出自己的手,飞了他一眼,却又马上低下头去。
这花季女孩儿的娇憨之态,加上留在鼻尖处的处子体香,胭脂粉味,种种味道夹杂在一起,不觉间,竟然心旌摇摇,杨福同都能觉察出自己气喘的声音了。
他连忙换了个心思,问:“巧妹,我娘到白云庵干什么?”
说起了白云庵,吴巧妹突然眼睛发亮,是想到了有趣的事,她没有回答杨福同的问题,反而问道:“福同哥,你可知道白云庵里供的什么神仙?”
“知道啊!供的是月下老人,其实就是古时候的‘高媒’,专管人间姻缘子嗣。相传‘高媒’是商朝的始祖,契的亲娘高辛氏。”谈起别处的庙宇尼庵,杨福同有可能不清楚,可白云庵,他可是太知道了,院子里的姑娘都喜欢去那儿求签。
“你别跟我掉书袋,我不管什么高眉、低眉。”吴巧妹笑吟吟地说道:“我给你看样东西。”
她起身从堂屋的抽屉中取出来一只锦盒,杨福同看盒上红绫签条,用极其古怪的文字题着四个字,前面三个字是“月老神”,后面一个字却不识得,不过看字的样貌,再加上前面三个字,第四个字应该是“签”字。(后来,他知道了,那极其古怪的文字是钟鼎文)
四个字合起来,“月老神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