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北宋大画师 > 第644章 县官的关

第644章 县官的关(2/2)

目录
好书推荐: 败家子的逍遥人生 斗罗之万相斗罗 霍格沃茨的邪神 冰与火之龙王传说 无用的世界 小精灵武道 星空魔法帝国 带着仓库回到明末 魔鬼沙盒 木叶最强药师

而这知县便是升迁的必经之路。

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宋朝县级长官原则上统一从中央选派,少数官阶高的由宰相府特别任命,当时称为堂除,广大中下层官员担任知县或县令,主要由吏部四选负责差注,其任用程序严格而复杂。其中下面这些任官原则对提高行政效率、减少**等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宋代任官条例规定,凡是由选人新晋升的京朝官,必须担任知县之职。如果官员没有担任县级长官的经历,则不能升迁为知州、通判等更高级别的地方长官,这一制度当时称为须入。

南宋又规定,在京城担任诸寺监丞、簿的官员任满,如果不曾担任县级长官,率需与堂除知县一次。而且,非两任县令,不得除监察御史,这有助于加强中高级官员对基层况的关注和实际行政能力的锻炼。

通过这些我们可以看到,如果刘庆想真正的进入朝堂,这县官这一关是必须要过的,也就是他至少要做两到三年的县官后,在通过政绩来进入到朝堂郑

这对刘庆来无疑是一种阻碍,因为做县官来,对他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县里的事他已经通过李纲的事了解的差不多了,毕竟他是一个现代人,懂得历史,所以接受起来要快多了。

在宋朝做县官还有一个保举制度。

宋代官员选任中的科举考试、铨试、法律考试等,都极力追求考试的公平公正,排除人干扰,只以考场成绩定高下。

人数有限的铨司官吏无法对广大官员的道德人品进行深入了解,于是,在重要岗位任用及广大官员升迁过程中,宋代普遍采用了荐举保任法。荐举制度规定,所有中下级地方官员在阶官及职务升迁过程中,都必需有一定级别和数量的中高级官员同罪保举,无人推荐者不能升迁,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减少因为各种人关系而滥举官员的况。

知县、县令的升迁也不例外,选人任县令时需要两人保荐,选任改官任知县时,必须有五位现任上级官员同罪保荐。

这样的保举制度的确是有些严苛了,但这也让位于基层县官们更加努力的工作,作出显而易见的政绩来。没有政绩,就得不到保举,都得不到保举,就无法升迁。

这样一来,县官们只好把工作做好,不敢有丝毫的怠慢。这也成就了宋朝基层管理的强势地位了。

目录
新书推荐: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