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十三姨(2/2)
而后,他立即转移话题,道:“爷爷,咱们吃饭...爷爷,我专门让人定了几个小菜给您吃。”
“有心了。”
爷爷点点头,而后轻声开口,道:“丹青,我这一趟就在这待几天,顺便看一下你剧组的拍摄情况。”
“爷爷,您待多少天我都欢迎。”
杨沁嘟囔着嘴巴:“马屁精。”
杨丹青瞪了他一眼,眼神警告道:别说话,赶紧吃饭。
......
下午开始准备火烧宝芝林的戏份。
下午准备好之后就开始拍摄...虽然是电影中是晚上的戏份,但能通过色调调整成晚上的戏份。
这会儿清末时间,火车也有,雾气很大,可呈现的雾蒙蒙的远景。
火烧宝芝林,虽然是假烧,但也要有火焰...一旦拍摄通过,第一时间扑灭火焰。
影片拍摄一旦涉及到火焰、爆破、水下戏份...等等,安全第一!
在开拍前,杨丹青特意吩咐特效组,让他们仔仔细细的检查一遍,特别是灭火器要每一个都检查一遍,保证每一个都能用。
水源也需要有很多。
...火烧宝芝林的戏份,这肯定是不能大火烧,只能小部分的火焰,然后进行拍摄,后期特效做成火烧宝芝灵。
烧了之后,那么就剧组加工,让宝芝林做成火烧的模样。
这里有一场经典的剧情片段:烧毁的扇子!
沙河帮偷袭宝芝林,一把大火烧了整个宝芝林,十三姨一心拿着照相机,而没有护好刘永福临走前赠给黄飞鸿的那把写有“不平等条约”的纸扇。
黄飞鸿回来之后,看到十三姨拿着照相机对着烧毁的房子拍照,就说房子都烧快完了你还在拍照。
而后,他走进房间,看到了地上的扇子,急忙打开纸扇,条约的内容还在,可唯独“不平等条约”中的“不”字被烧毁了。
这一下子就从不平等条约变成了平等条约,这心情是何等的落差!
与此同时,镜头给到烧毁的纸扇一个大大的特写,给予黄飞鸿此时的心情落差。再看看旁边“吾土吾民”的牌匾,一时怒火中天,将十三姨一顿痛骂,骂她整天就知道玩这些西洋的破玩意儿。
宝芝林被烧,纸扇被毁,一切代表着传统与民族自尊的旧的东西都不在了,可是西洋的东西善存,家仇国恨、民族的屈辱、文明的冲突,一时间百感交集,这一怒是对过去的痛心更是对前途的迷茫。
当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消失殆尽时,面对未知的新的未来,我们是全然接受,还是原地观望?这不是黄飞鸿一个人的问题,也不是晚清那一个时代的问题。
“我本来带在身边,但我惦记着给宝芝林照相,所以我...”
“你跟洋鬼婆一样,什么轻重都不懂,整天玩这些洋玩意,以后不准带这些东西来宝芝林...不然的话,我见一样砸一样!”
这一段剧情之后,扇子的暗喻,黄飞鸿的心态从这一刻开始转变...抵制西洋玩意,和面又见识西洋火枪之后,深刻认知西洋玩意也有他的长处。
...这一场火烧宝芝林的戏份拍的不太平,主要是火焰的控制上面,一次次排练,又要还原,然后开拍。
这是必要的。
通过一遍遍演练之火,能做到心里有底,这才是最好的,安全为上!
不知道因为什么,火烧宝芝林的戏份拍摄的很顺畅,基本上都一两条就过了。
下午跟晚上的时间,这么短的时间就一鼓作气的将火烧宝芝林的戏份完美呈现...至于扇子的暗喻,爷爷也表扬了一下,特别是镜头感很好!
......
ps:求推荐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