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 第九百三十六章:朱由校乐了

第九百三十六章:朱由校乐了(2/2)

目录
好书推荐: 持剑贯诸天 你抓不住我 我真是大将军 悲世传 洛杉矶之王 流沙中的侦探 这个主角明明很强却异常谨慎 圣斗士圣战史 大周中兴 遇见泽希

再后来,郑梉的老爹郑松扶持了一个叫黎意的前黎后裔,以他作为金字招牌,起兵对抗莫朝,是为后黎。

莫朝连战连败,先是丢了西都,后来就连都城升龙都丢了,全靠朱由校一张嘴,才得以在天启三年偏安北方高平。

谁成想,现在高平也待不住,直接被撵到大明境内来了。

本来朱由校是无意对安南用兵的,因为太费钱了。

首先是西南年年骚乱,土司们没一个安生的,每年都要派兵平叛,动辄数百万两的军费。

万历以后,北边又有了蒙古和女真两个大敌,灾害一年比一年频繁,国内饥民遍地,国势衰微。

自己都快不行了,哪有功夫理会东南亚这一片的小打小闹。

这也是郑梉为什么敢堂而皇之在国内撺掇后黎君主使用帝王称号,并且不断进攻北方依附于大明的莫朝的原因。

很显然,这货想效仿前黎开国的黎利,把莫氏杀干净,再说找不着人,不给明军出兵口实,假意接受册封。

可他万万没想到,大明居然又行了!

朱由校尽管登基得比较曲折,但是一上位,大明就开始变好了。

先是任用干吏取代那些干说不做的东林贤臣,推出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屡兴大案。

再又是在边疆接连用兵,改善了周边形势,现在居然连北边的金国都灭了。

这北边形势一片大好,郑梉也不是蠢货,自然明白,这次大明说的话可能和天启三年动动嘴炮不一样了。

处理不好,真有可能招来大明的大军。

但郑梉又不甘心放弃即将到手的安南皇位,于是他玩了个心眼。

两个多月后,也就是天启八年的五月,郑梉派来的使者抵达了大明京师。

甫一进殿,就见到了不怀好意的莫敬宽和莫敬完父子。

这俩人找到了个大爹,现在也都硬气起来了。

这两个来月,朱由校自然也没闲着,该准备的都已经准备差不多了。

孙传庭接到圣旨催促后,立即将秦军交给了熊廷弼举荐过来的车营坐营官左良玉暂时统领,自己只带了几名亲卫往北京城疾驰。

到北京以后,孙传庭火速进宫,朱由校也在平台召见了他。

君臣一番畅谈,决定下了攻取安南,然后派兵久驻的策略。

等黎朝使者抵达京师,孙传庭已经是手持尚方宝剑的督师了。

此时的黎朝使者,还并不知道大批明军已经在孙传庭的调遣下,暗中向西南方向集结。

“参见大明大皇帝,我此来,是受我黎皇所托,为了解释一个误会。”

听见这个说辞,莫敬宽差点没气死。

你特么砍了我全家,夺我地盘,要不是老子跑得快,早就和儿子死在高平了,还说是误会?

不过他还是没说出口,毕竟现在有人给他做主,还轮不到他说话。

朱由校脸上看不出是什么笑容,只是静静等着。

见大明皇帝无话,使者只好继续说道:“大皇帝,我们对高平发生的事,也很痛心。”

“这完全是一个误会,为表歉意,我们愿意将高平还给莫氏,并且上表黎皇,册封莫氏世代为高平公。”

听到这,朱由校忍不住乐了。

目录
新书推荐: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民国:王牌飞行员 长津湖:从新兴里打到汉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