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绛色大宋 > 第一六三节 粮食去那里了

第一六三节 粮食去那里了(2/2)

目录
好书推荐: 男神从签到开始 现在我想做个好人 诸天单机大玩家 我的探灵回忆录 去吧呱呱佐助 无敌天妃 这才是真传奇 大靖长风录 日娱之回档2011 咸鱼丹师

“明天去查码头,如何?”

“好。”沈羽然点了点头,这次他载了,他要把场子找回来。

韩绛呢,拿着碗就去了厨房,直接把碗给了大厨。

这位大厨可是韩家一等大厨,是一个比韩同卿还喜欢研究吃食的人。

“老灶头,看看。”韩绛把碗递了过去。

老灶头也是姓韩的,能叫他老灶头的人都是府里亲近的人。

韩老灶接过碗:“少君,什么意思?”

“看看。”韩绛还是这话。

韩老灶抓起几粒米搓了搓,然后又放在嘴里含了一会。韩绛这才问:“那的米?”

“广南西路。”

“确定?”

韩老灶咧嘴一笑:“少君说笑了,咱两淅的米我都能分清出自那个州那个府,这广南西路的分不了那么细,但断然错不了。”

韩绛信。

因为韩绛后世能分清东北米与南方米的差别,不仅仅是品种,还有温度、温差、湿度等各种区别。

作为一名巅峰吃货,分清米的产地对于韩老灶来说不要太容易。

宋时,米已经成为了最重要的粮食。

而且还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苏湖熟、天下足。长江三角州的稻米就是主粮。

韩绛得到了自己想确认的事,出了门就把钱宽找来了。

见到钱宽后韩绛直接挑明了自己的意思:“钱宽,帮我秘密查个事,这事我信不过任何人。”

钱宽一抱拳:“谢过少君信任。”

韩绛说道:“离开城区,去查一查周边贫苦的地方,村子里的各户粮食是否充足,就我所知,秀州这地方青黄不接的时候,许多县都是靠着野菜至少要度过一个月,或是两个月的时间。”

钱宽叹了一口气:“少君竟然还知道农户之苦。”

韩绛差一点就骂人了:“钱宽,你是在讽刺我?”

“是赞。”

“好吧,我信你了。我还知道,有许多地方有杀婴的之风,每一户最多育两子,再多了不问男女直接按在水盆里。”

钱宽点点头,这事他当然知道。

韩绛继续说道:“我就直说了,夏税、秋税是一回事,正月末要收身丁钱,也就是人丁税。依律,两淅要交的是税米。所以去秘密打听一下,贫苦户家里是不是有米。”

钱宽反问:“为什么不打听行钱放米。”

“我信不过别人,打听行钱放米不会走漏风声吗?”

钱宽想了想:“我试试,给我两天时间。”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