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借调市局_第132章 刚哥锅盖面(2/2)
白洁过来后,刚哥家里热闹多了,这样一呆就是一年多了。
失火前两天,刚哥快一岁的男娃得了支气管肺炎咳嗽不止,需要多挂水消炎。刚哥中年得子,宝贝的不得了,其实不需要住医院,还是给安排住在医院里,姐妹俩与刚哥白天轮流看护。
也幸亏这个孩子是住院了,不然这个小不点也很难幸免,这就是命大啊!
警队把刚哥家有关系的都盘问了一遍。
刚哥的前妻当夜和女儿都在家里,没有外出,听到刚哥一家的惨事,尚处于悲痛之中。
白如的前夫倒是到金陵来过两次,想找她借点钱,被刚哥和她二话不说,直接赶了出去。这人会不会怀恨在心?但调查过其工友,证明当晚这人在镇江一个建筑工地上搓麻将到半夜,不可能出现在金陵……
面店里不算刚哥和小姨子俩,共有三个伙计,两男一女,也都询问过。刚哥对店里伙计还颇为大方,大伙对刚哥这个老板都蛮感谢,没有意见没有怨恨,没有作案动机……
要说,纵火自杀,也不是说不过去。店里伙计和隔壁邻居反应自从白如生了小孩后,脾气就变得暴躁起来,经常无缘无故地发火,和刚哥也老闹别扭,长听到他俩争吵声音。
白如去看了医生,诊断的结论是产后抑郁症……
难道,事情就这么简单?
鱼头也没有任何思路,下午在刘姐的陪同下,也去刚哥六楼房子转了一圈,的确没有发现撬门撬窗进入的痕迹,门窗玻璃插销等在消防员到来之前都完好无损。
现在屋门口都还是水湿湿的,所幸当晚有一个工作时间和平常人相反的女子半夜经过,发现这家大火,报了警,没有蔓延到整栋楼,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离开时,经过第一排房子,看见了一楼底层的“刚哥锅盖面”,大门紧闭。鱼头有次还和胖子老大们刚好经过吃过一顿,场地挺大,有四个大开间,调制的酱料不错,但面条作法没有沿袭传统,随市场大流了……
传统的锅盖面用的面条是“跳面”,这是锅盖面的精华所在。什么是“跳面”,就是把和揉成的面放在案板上,由操作人员坐在竹杠一端,另一端固定在案板上,既上下颠跳,又似舞蹈,似杂技,反复挤压成薄薄的面皮,用刀切成面条。所以,镇江锅盖面也称为伙面、小刀面,被誉为“江南的天下第一面”……
“跳面”的特点是软硬恰当,面有毛孔,卤汁易入味,吃在嘴里耐嚼有劲,味道独具。也因为柔韧性好,老少咸宜。
当然,锅盖面的底料也十分讲究,秘制酱油汁加上十余种佐料,味道十分鲜美。做好后,汤清面软,不粘不乱,青头鲜嫩。
但大多数的锅盖面已经很少采用“跳面”这种传统作法了,首先是麻烦,对技艺要求也高,再者要求厨房场地大,不然无法施展……
主要还是因为,一般的顾客是吃不出“跳面”和普通刀削面皮的区别的。刀削面的一般做法,就是隔夜做成面团,醒上一夜。
为什么要“醒面”,专业术语上叫做“饧面”,就是将和好的面,在进一步加工或烹饪前静置一段时间。
“醒面”是为了使得和好的面更易加工,做出的面点更加地筋道,有嚼劲,柔软,口感也更加的细腻和顺滑……
这个,在机理上是说的通的,因为和面是外力作用,面筋中的蛋白质大分子处于一种纠缠状态,分子结构中存在着较大的内应力,使得蛋白质分子在空间上产生收缩,使得面团的口感粗糙,筋度降低,适口性差。
“醒面”的过程,就是让面团内的蛋白质分子有松驰和重构的时间,面团中的蛋白质重新恢复了应有的空间构形,得到了很好的舒展,面团会更加地有筋道,口感也更加的细腻和顺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