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峥嵘岁月_第236章 南海烽烟起(1/2)
第236章南海烽烟起
陈伟英参谋长,1956年9月考入武汉大学生物系,随后响应国家知识分子加入海军的号召,投笔从戎,加入了海军,转至大连舰艇学院航海系。
陈伟英不仅是海军正牌的科班出身,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南沙海战之前曾有过四次海战的实战经验,其中两次是对台湾国民党的武装特务船,另外一次是1974年与南越的西沙海战,最后一次是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的中建岛海战,这是中越自卫反击战中唯一的一次海战。
规模最大的是西沙海战,又称为西沙群岛自卫反击战。1974年1月19-20日,在中国西沙群岛西部永乐群岛核心区永乐环礁海域,中国海军与越南共和国海军发生的一次海战。
南越在1973年9月肆意妄为地宣布将中国南沙群岛的一些岛屿划入版图。1974年1月南越派出何文锷舰队北上,占领我甘泉岛和金银岛,打死打伤中国渔民和民兵多人,攻击中国巡逻舰艇。
1月19日,在永乐环礁巡逻的4艘中国小型舰艇与南越4艘美式大型舰船对抗周旋多时,最后越军开炮、海战爆发,我军被动还击,一度陷于危险境地,十万火急之时榆林基地2艘支援舰赶来参战,转败为胜。此次海战中我军击沉南越护卫舰1艘,击伤南越驱逐舰3艘,其后越舰逃跑。随后开展夺岛之战,一举解决了1956年起南越对西沙岛屿的侵占。两天的战斗,总共毙伤南越官兵100余人,俘敌48人,在南海西沙群岛区域驱逐了南越势力,从此牢牢控制了永乐群岛核心区,为后来控制西沙边缘岛礁及进军南沙群岛奠定了重要基础。
西沙海战中,正是由于陈伟英带的支援舰及时赶到,发挥了关键作用!
正是因为陈伟英参谋长有过两次与越南海军作战的实际经验,所以他充分意识到此行很有可能会发生战斗,对所率领的2艘护卫舰都进行了细致的战前准备和动员,在出航前就做到了齐装满员,全员在位,油水满舱弹药齐备。
海军502编队日夜兼程赶到南沙海域,与先前抵达的南海舰队湛江基地的162号驱逐舰和和东海舰队的510号护卫舰会合。三支编队会合后,基地任命由陈伟英统一指挥。随后各舰按计划展开,162编队和510舰编队负责在永暑礁到华阳礁海域巡逻,保卫永暑礁施工的安全。502编队则在南薰礁附近海域巡逻,并视情况执行考察各礁和占礁的任务。
1988年1月31日,162号舰派出7名官兵驾驶小艇登上永署礁,首次在永署礁上升起了五星红旗,这也是五星红旗第一次飘扬在南沙群岛的上空。越南当局发现我在南沙建立海洋观测站后,企图阻挠我建站计划。1月31日,越军派出2艘武装运输船,妄图与我争夺永暑礁,我海军在永暑礁附近海域担任警戒的舰队迅速起航拦截,迫使越军放弃争夺永暑礁的企图。
1988年2月2日,越南海军派出舰只抢占中国军队所据的礁盘,中越海军在礁盘上相互对峙了近一个月。2月22日和3月5日,我海军502号舰艇编队和531号舰艇编队相继赶到,至此,在永暑礁附近海域,我海军已集中包括驱逐舰和护卫舰在内的大小15艘作战舰船,实力也算是相当雄厚。
3月12日,越南海军派遣登陆舰505号、武装运输船604号和605号等3艘舰艇运送117名武装人员前往赤瓜礁,其中的505号原是美国在二次大战中大量建造的郡级坦克登陆舰,国民党海军接受的s都以“中”字开头为舰名,所以也称为中字号坦克登陆舰,因其舰首大门在登陆时能够左右打开,形状酷似小点心开口笑,所以也被戏称为“开口笑”。标准排水量1653吨,满载排水量4080吨,可载17辆坦克,如全部载人可载登陆兵2000人,两栖作战能力很强,但武备较弱,只装备2座40毫米双联机炮、6座40毫米单管机炮和8座20毫米单管机炮。另外2艘武装运输船就更差了,都是820吨的运输船改装,只装备了20毫米机炮和12.7毫米机枪。
赤瓜礁位于南沙群岛北部的九章群礁西南,因盛产赤瓜参而得名,中国渔民习惯称之为赤瓜线,是一个冬瓜状的大礁盘,礁内有泻湖,礁盘上有褐色火山岩石露出海面约1.3米,礁盘面积较大,长约3700米,宽约11000米,面积约7.2平方千米。所以即便礁上没有淡水,也是南沙群岛中比较有价值的大礁盘。这次中国海军巡航南沙除了掩护建立永暑礁观测站外,还有考察其他岛礁的任务。而在计划考察的岛礁中就有赤瓜礁。
3月13日上午,陈伟英接到后方基地电令:“502号舰前往赤瓜礁海域警戒,503号舰去安达礁巡逻”,他马上意识到舰队命令指挥舰单独前往赤瓜礁,说明那里必定有紧急情况,所以陈伟英立即指挥502号舰迅速赶往赤瓜礁海域,并于下午14时25分抵达赤瓜礁,准备对礁盘进行考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