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主角的神性和人性(1/2)
真实和伟大往往是不能统一的。就像鲁迅先生说《三国演义》: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前面两节我们讲了,主角要有传奇或者英雄形象,这讲的就是“神性”,神性让人景仰,追随,好奇,钦慕,但在小说主角的塑造上是仅仅有神性是不足的,是浅薄的。
我们越过现在的网络小说,追溯到类型小说的经典—武侠小说,当年古龙异军突起,为了反对过往武侠小说的“脸谱化”,他曾讲过一句话:武侠小说到了要写人的时候了。
只有写人,才能让读者有更多的共鸣。人有优点缺点,在成长的过程中,优点逐渐被放大,缺点逐渐被修正,才显得真实可信。
现在的小说往往也容易把主角塑造的有神性没人性,当然另一个极端就是人性写的太真实,最后反而削弱了神性的光辉,变成了纪实文学或者是讽刺、谴责小说。
对网络小说而言,塑造一个完美的主角就相当于没有主角,读者对“伟光正”的主角已经深恶痛绝了。你的主角如果要让读者记住,最好是有一丁点的缺点或者怪癖,无伤大雅但会让人觉得可爱。
比如说三清当中,人气最高的反倒是经常生气极为护短的通天教主,因为他更像人,读者最喜欢看的就是“快意恩仇”,而他的师傅鸿钧老祖这样合了天道从此了无情感的人物,谁会有代入感呢?除非你以鸿钧为主角,描写他从人到神的过程,那么你只有扭转读者的常识让鸿钧一分为三:一为充满爱心的鸿钧,一为充满肃杀之气的鸿钧,还有一个就是无爱无恨合了天道的鸿钧,三合为一才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爱有恨的鸿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