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 第499章 胡适的留学生活

第499章 胡适的留学生活(1/2)

目录
好书推荐: 重生农门小当家 听说你们在等我离婚 我真不是谪仙人 我有一艘独木舟 罚罪异闻录 丹心问道 诸天最强安保公司 妆点来生 恋语集:织梦书 异世楚君

胡适那个时代的庚款留学生,费用颇为充裕。除学杂费之外,每人每月生活费80美元,约合当时中国银圆200左右。这实在是一个了不得的大数目,差不多等于国内40个工人的收入。这样的留学生,生活也就相当优裕。

以住所为例。胡适原住世界学生会,后来迁居橡街120号。一个人的居室,长13尺,宽9尺,有成套的家具设备。风景也颇好。

据胡适自己描写说:窗外临小溪,“溪两岸多大树,窗上所见清之柏,温柔之柳,苍古之橡。林隙中可见清溪,清浅见底,而上下流皆为急湍”,故水声奔腾,日夜不绝。

住在这样窗明几净,风景幽美的地方,胡适曾有诗:“窗下山溪不住鸣,中宵到枕更分明。梦回午夜频猜问,知是泉声是雨声?”

胡适曾经给自己制订生活规律:“每日七时起,每夜十一时必就寝,晨起做体操半时。每日至少读六时之书,读书以哲学为中坚,而以政治,宗教,文学,科学为辅”。

他读的书大概中文英文各占一半,另外他在康奈尔读本科的时候学过德语,所以德文书籍他也常有涉及。

国学渊博的胡适保持了旧时文人的习惯之一:写诗作词。基本上是初到一地游览要写诗,送别友人要写诗,一天中有感而发也要写诗,他与友人的很多书信往来有时也互相写的诗。他不仅是写中文诗,同时也写了很多英文诗,只是他写英文诗比中文诗要少很多。

胡适这一时期写的诗词发表的比较少,写的评论文章则常有发表。胡适在报纸杂志上发表较多的是他对某事某一篇文章的评论,通常是为中国做辩护。另外胡适写信也非常勤快,据他自己统计,他在1916年内收到一千二百一十封信,写出一千零四十封信。

胡适在课余的大部分放在了世界学生会(cos.fort校长对自己“异常优宠,却之不恭”,于是他就前往费城以“美国能如何协助中国之发达”为题做了一次演讲。因为受邀演讲和代表康奈尔参加学生会的会议,他经常在美国东北部做为期几天的短途旅行。

胡适作为生活优裕的留学生,能够接触美国上层社会的生活。能够出入的康大校园内知名教授学者的家庭,接触到基督教领袖及他们的活动,参加过在教堂里举行的隆重婚礼……他在康奈尔时与许多知名教授关系密切,他还是康奈尔前校长andrewwhite(也是康奈尔大学创始人之一兼第一任校长)的家中常客。1915年他受邀去时任校长jacobschurman家中见前美国总统taft,并和taft谈了对中日关系的看法。(胡适认为“塔氏是一个好人,惟不足任一国之重耳”。)

除了同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胡适也在各种活动中结交了各国朋友。有一次开会时他为自己结交的是各校第一流学子而感到高兴,当然他本身也受到这些一流学子的认同。在他的日记里可经常见到他与友人促膝长谈至深夜的描述,他认为与朋友的这些精神交流是最令人神往令人愉悦的。

胡适总是积极参加当地的政治社会事业,他说自己“每居一地,辄视其地之政治社会事业如吾乡吾邑之政治社会事业。以故每逢其地有政治活动,社会改良之事,辄喜与闻之。不独与闻之也,又将投身其中,研究其利害是非……此种行为,人或嗤之,以为稚气。其实我颇以为自豪。盖吾人所居,即是吾人之社会,其地之公益事业,皆足供吾人之研究……”

胡适初到美国,开始背着忏悔放浪恶习的沉重包袱,情绪时常有些悲观。走进这美国上层社会的生活圈子,受美国基督教文明的感染,对一切都感到新鲜,羡慕,又难免自惭形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