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七章 留下(1/2)
第一卷第七章留下
已经到这个村庄好几天了,那天到的时候天比较晚了,但还好天还没有黑,现在,张月还在庆幸着。.26dd.Cn不然,那天还真的只有在野外过夜了。这些天,住在刚刚来时认识的佟嫂家里,也听佟嫂讲了村庄里面的情况。
这是一个很大很大的村庄,光是房屋的占地面积都达到了两三千米方圆,主体是按照古时候的四合院形式修建的。但见那一个个天井,一排排厢房,通过一个个明暗相间的回廊或走道连接,房高最高的才四层,多数是三层和两层的,全木板做的单墙壁的房子,连成一片,组成一个大的院落。一共有这样的九个院落,组成了这个村庄,他们分布在一座小山下的几面,因为不管从哪家哪户来说,这山都是在家的后方,因此,大家都叫这山为:“后头梁”(意指在家后面的一个小山梁。)而在这小山上,是村庄里面唯一的一所学校。只开了小学的班级,但是据说讲述的课题是很复杂的,可以说是什么都有,那就要看‘老师’的兴趣所在了,学校只有四五个固定的老师,都是些老人,如果不知道的,还以为这里是‘老年人休闲活动中心’呢。其他的老师也是村庄里面的人,谁都有可能,只要他有那心情,要开课,然后有人来听就可以了。因此这里的‘学生’也不都是小孩,村里面的小孩也许并不会来上学。
在山庄的外面,有一个人工挖掘的深沟,深沟的两边是栅栏,而没有一个院落都有一个吊桥可以连接沟壑的两岸,晚上,都会把吊桥拉起,关闭寨门。不知道为什么原因,据说这是多年来的传统,或者是习惯吧?问了好些人,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当问道:“晚上为什么要吊起吊桥呢?”那个被问到的人总是会看怪物的看着你,半响才反问:“为什么不关啊?”
让你相当无语。
也许,这就是习惯使然吧?当一个人养成了一种习惯的时候,谁还会去关心这个习惯的形成原因?
看村庄里面的情况,大家似乎对外界的世界并不陌生。佟嫂介绍说外面的世界,在山上那学校里面可以看到(其实是听讲的,看的是纪录片,后来才走道,这是外出的人带回来的自己出去的经历或者记录的文字或者是图像照片录像等。),也偶尔(可能几年甚至十几年都没有的)会有外界的人到这里来,跟自己一样,但一般都是停留一两天就离开了的,很少有停留超过三天的人,他们也会讲述自己知道的外面的情况。村庄里面的人那时候都会很热心的听你的讲述(如果在你讲述的时候,他们正好没有事情,又路过听到或者听说而赶来的都有),似乎很向往的样子,但是,过后都还是该干嘛的就干嘛,似乎忘记了,上一秒的时候,自己还决定出去看看的。对此,张月在经过几次后,也已经习惯了,‘这可能是村民们多年来的习惯了吧!’张月对此如是解释。完全没有注意到,自己也在培养着一个习惯的诞生和掘壮成长。
刚到佟嫂家的那天,佟嫂就把家里的情况告诉了张月。那天傍晚,晚归的佟嫂在村外的路口遇到了刚刚赶到的张月,经过简单的对话,了解到了张月的情况,也许是觉得一个女子这么辛苦,不容易还是怎么的吧,当时佟嫂就邀请张月一起进寨,回家(后来才知道,如果当时没有佟嫂的带领,自己就算在寨子的吊桥吊起之前到达,也是不能进入的,要进也得等到第二天,后来自己亲眼见到过的;而当时,寨子门口的人都没有过问过自己,或者佟嫂什么,就放行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