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水陆大会度亡魂(1/2)
召开水陆大会,需选一有德行的高僧带头诵经,就像现在大合唱都要有一个领唱的一样。wwW.凭佛教的本事,唐僧自然轻松获选。负责甄选的太仆卿张道源和中书令张士衡是这样跟太宗推荐的,
“玄奘法师自幼为僧,出娘胎,就持斋受戒。他外公见是当朝一路总管殷开山,他父亲陈光蕊,中状元,官拜文渊殿大学士。一心不爱荣华,只喜修持寂灭。查得他根源又好,德行又高。千经万典,无所不通:佛号仙音,无般不会。”
学问又好,出身也不错,自然入得李世民的法眼,不过先要在大会之前先召见一下,以示皇恩浩荡。唐僧到是没什么,召见就召见呗,谁让他是皇帝呢,穿着他那满是褶子的破僧衣就要走,王超却是很不放心,“江流啊,见了皇帝可不要乱说脏话,一不小心被咔嚓了可划不来。”
唐僧用看白痴的眼神看着他,“七叔,你看我像傻子吗?”王超尴尬的摸了摸鼻子,“知道你比七叔聪明,我不就是再提醒一下吗。”
看到王超吃瘪,韩虎一边笑一边说,“咸吃萝卜淡操心,我们江流可比傻子精多了。”他是捞到打击人的机会,谁也不放过。
唐僧留下一个大大的白眼,也懒得争辩,挺胸凸腹的就晃荡出去了。到了御驾前也不跪拜,就唱了声佛号。太宗一看,年纪轻轻却也精神内敛,相貌清秀端正还带着点颓废的感觉,再加上那一头长发,到是有三分禅意在里面。
人啊,一旦有了先入为主的观念,那就看什么都是好的了。李世民现在就是,皱衣歪帽有禅机,和尚留发是高僧。“可是学士陈光蕊之儿玄奘否?”
唐僧一听,心想知道了还问,真实刮噪,大大咧咧的就回了一句,“正是。”
太宗一听很是高兴,“果然是有德行有禅心的高僧。朕赐你左僧纲、右僧纲、天下大阐都僧纲之职。五彩织金袈裟一件,毗卢帽一顶,随王伴架,前往化生寺开演经法。”
化生寺里一千两百名和尚早就准备好了,看来喜好大场面在中国是古已有之。
香赞完毕,先是念净口业真言,净身业真言,净意业真言,净三业真言,安土地真言和普供养真言,以平心静气,吸引众人的注意力,和耍猴之前敲锣,说相声之前念定场诗是一个道理。
准备工作完毕,玄奘法师先来了一段单口的“往生经”,
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
我依修多罗,真实功德相,
说愿偈总持,与佛教相应。
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
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
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
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
备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
无垢光焰炽,明净曜世间。
宝性功德草,柔软左右旋,
触者生胜乐,过迦旃邻陀。
宝华千万种,弥覆池流泉,
微风动华叶,交错光乱转。
宫殿诸楼阁,观十方无碍,
杂树异光色,宝栏遍围绕。
无量宝交络,罗网遍虚空,
种种铃发响,宣吐妙法音。
雨华衣庄严,无量香普熏。
佛慧明净日,除世痴闇冥。
梵声悟深远,微妙闻十方。
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
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
爱乐佛法味,禅三昧为食。
永离身心恼,受乐常无间。
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
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
众生所愿乐,一切能满足。
是故愿生彼,阿弥陀佛国。
无量大宝王,微妙净华台。
相好光一寻,色像超群生。
如来微妙声,梵响闻十方。
同地水火风,虚空无分别。
天人不动众,清净智海生。
如须弥山王,胜妙无过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