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荆门张远忆旧事 吴府曹朴失官德(4)(2/2)
如舟渡苍海。
浊浪势排空,
万里一叶孤。
舟隐胜泼墨,
妙笔呈天际。
叶腾故国明,
银光锁幽情。
顾尔行路艰,
前程有关山。
顾尔纲常磐,
功过以冷眼。
苟安非我意,
裘重奈天寒。
仗剑行万里,
能得几家安。
愿引罡飙落,
愿吟大风歌。
玉宇云无迹,
冰魄过银河。
孤愤难长啸,
顾影亦寂寞。
茫然荒野间,
此情向谁说。
他强忍住不断上涌的酒胡乱吟诵完毕,心中一松懈再也压不住了,身子一歪口如泉涌向路边的一簇荆棵直泄而下。忽然丛中"啊也"一声叫钻出一个人来。
李荃正吐得酣畅痛快,忽迂此变大吃一惊,腹中尚存之酒差不多都化做冷汗冒了出来。他拔剑直指那人喝道:"你是什么人!在此鬼鬼祟祟意欲何为"?
那人战战竞竞跪倒在地满面惊恐语无轮次。李荃定睛一看原来是位须发花白穿灰布衣衫的老者,身上汁水淋漓正是拜他所赐。若大年纪深夜藏身于荒野定有缘故。此时他己觉头脑清醒,看来如此解酒倒也别致继续吟道:"天下多奇事,呕出一老翁"。于是还剑入鞘跳下马来伸手相搀道:"原来是位老人家,因何藏身于此"?
老者哪敢站起来只是磕头求饶。李荃道:"我乃过路之人岂会加害于你,不必如此害怕你且站起来讲话"。老者仔细看了看他道:"你身带兵器乘马而来,当真只是过路之人不是他们的同伙"?看来老人家定有不寻常的遭迂才如此惊悚,再三劝慰他才站了起来。李荃掏出汗巾给他擦拭秽物,见他如此和善老者才放下心来长叹一声抬腿就走。
李荃将他拦住道:"老人家为何有话不讲拔腿便走"?"哎呀,这位客官你不要拦我,我有非常急的事要办"。李荃仍是不放,老者只好讲出了事情的经过。
前面三里远处有个村子叫十里铺,这位老者是村里首户唐家的管家。主人唐昆夫妇乐善好施斋僧济贫是远近闻名的善人。唐员外夫妇唯一遗憾的是膝下无子,眼看年近不惑求子无望便收养了一个孤女,取名婉娘。光阴如梭转眼婉娘己一十六岁,长得如花似玉更兼知书达理,老夫妇爱愈掌珠视若性命。
在十里铺北五里处有一个庄叫吴家坨,庄主吴辛有三个儿子,由于疏于管教,横行无忌附近乡民深受其害。吴辛自觉脸上无光郁郁而死,这三人更是失了约束抢劫偷窃,聚赌**,欺行霸市无恶不做。近年来又开始勾结官府干起了圈地占由的勾当,百姓们稍有不从便大打出手,若敢反抗就抓到县衙下到牢中。被他们强占的田地巳达百顷之多,欠下的人命也有几条。百姓们有理讲不出,有冤无处诉,就连唐家也被他们霸占了良田百亩。
唐家人丁稀少,虽有些钱财却无官府为靠山,只好忍气吞声委曲求全。半个月前,吴家的老二吴虎带领家丁突然登门,送来许多彩礼要纳婉娘为妾。唐员外惹他们不起婉言谢绝,吴虎正欲寻事,婉娘闻了讯而出将彩礼抛出并持剪刀以死相挟,吴虎只好悻悻而返。
这段时间唐家度日如年整天提心吊胆。到今天晚间吴虎又带人来将婉娘抢走,唐员外被打伤,唐夫人又气又急一口气没上来昏了过去。管家无计可施唤来几个邻居邦着照料,他便去荆门向唐员外的胞弟求救。可是他的胞弟只是寻常百姓也不会有什么法子。
刚走到这里见有人骑马而来,此时他己成惊弓之鸟,心中一慌便藏到树棵草丛之中。眼下员外夫妇的安危不知小姐的生死不明,老管家心急如焚。
"老人家,荆门离此不近你这样步行何时能到?快带我去唐家,这件事我既赶上了我就要管"。李荃不由分说将他扶上马,二人同骑朝十里铺奔去。李荃行事谨慎,要管这件事也不能全凭他一人所讲。
到了唐家老管家当先进去,唐员外道:"这么快就回来了,我别兄弟在哪里"?老管家迟疑道:"老爷,二员外还没来,我也没来得及去"唐员外打断他的说道:"出了这么大的事你怎么"他忽然见到管家后面跟进一个陌生人,刚一站起又面现痛苦捂着胸口坐了下来。
李荃拱手道:"老员外,在下姓李,适才路迂贵管家道及不幸在下深感不平。为慎行止,请老员外将真情相告,因关系重大不敢草率行事。前陈若实,在下决不袖手"。他此刻酒意全消,谈吐清楚举止得体凛凛一团正气令人不敢轻视。
唐员外较下人见识还是多些,见李荃仪态不俗腰悬宝剑满口江湖语言,估计是传说戏文中的大侠到了,象见到救星一样跪行大礼。李荃忙扶住催促道:"老员外切勿多礼速将事情讲述搭救小姐要紧"。
唐员外强忍悲痛将事情经过讲述一遍,果然和管家讲的相同。李荃放下心来暗想解救小姐的事好办,解救以后怎么办,总不能将吴家的人都杀了吧?唐员外又想起一件事说道:"李义士,吴虎抢人时还说就是告到京师他们也不怕,因为他们要把婉娘献给皇上派来的按察史"。
李荃心里大大一震暗道:竟然会有这种事,看来皇上派来一个贪官。今天倒要好好会上一会。他要来笔墨纸张提笔疾书,命老管家速去荆门搬请张远。问明去吴家坨的路径后来到院中将身一纵踪迹皆无。
唐员外见素不相识的这位义士甘为他家涉险,心中感激万分正想叮嘱几句转眼间人己不见,才确信来的乃是位了不起的高人一时悲喜交集叫道:"夫人,咱家来了贵人,婉娘有救了呀"!说着喜极而泣。夫人挣扎着起来跪在菩萨像前连连叩头,保佑恩人.女儿平安。
吴家的庄院非常大,座落在庄东头几乎占了半个庄。李荃纵身上了房发现里面房间很多,他跃过了一排房间发现有一处灯火通明,丫环仆妇端菜送酒进进出出。前面不好隐身他绕到后面将窗纸捅一小洞向内窥视。
里面陈设豪华,中间桌上摆满丰盛的菜肴,六人围坐正在大快朵颐。正中一人身穿胡服头戴胡帽面南而坐,李荃觉得很是眼熟,因只能看到背面所以不能断定他是哪位。左边的两人都是四十岁左右的年纪,身着圆领长衫,外罩背子。其余三人长相颇为相似,其中一位约有三十多岁,满脸横肉一部络腮胡子很是凶恶,另外两位年岁轻些,三人都是习武打扮。
这位背身之人定是按察史,究竟是哪位呢?李荃不敢确定。附近有家丁巡视,他不敢久看伏在窗下黑暗之处,一面偷听一面注意院里的动静。反正酒宴不散唐小姐不会有危险,还是先听个明白再说。
"按察史大人此次出京,定是奉有特殊使命,看来皇上对大人颇为器重。来,为大人日后的飞黄腾达咱们再敬大人一杯"!这是那个四十多岁身穿圆领衫人的声音。一片恭维之声过后有个干涩嘶哑的声音传来。
曹朴!李荃心中一震,按察史竟然会是他,这可真是天大的笑话。李荃心中又酸又痛立觉江陵赈灾无望。他忍不住朝里面又看了一眼,不会有错就是这个卑劣之徒。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朝中的一次较量本应痛改前非,这离开京师立刻和这些恶霸贪官沆瀣一气,实是不可救药。
"呵感谢各位感情,本官身负皇恩,南下江陵体察民情,实皇上之恩泽,万民之福祉。本官定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以恪尽职守,激浊扬清彰善瘅恶乃本官之职责。此行定为朝廷弹纠不法以报皇恩"!曹朴一番冠冕堂皇,说到最后竟有些慷慨激昂起来。
"曹大人,这是草民家传的一双玉璧,据说是前秦之物。我吴家非书香门第,弟兄三人胸无点墨只知舞刀弄棒,实不配持有此宝。今蒙大人屈尊降贵光临寒舍,使此宝出头有日当迂明主。我等也知大人乃朝中廉洁清正之典范,若言相赠有辱大人清誉。所以请大人不辞辛劳将此宝带回得暇细细鉴赏,令宝物常蒙惠泽得其所哉,以免在寒舍辱没于它"。吴家老大吴龙看似粗鲁却极会逢迎。
曹朴道:"此事万万不可,皇上教诲本官时刻铭记于心。哦再说了,君子不夺人之所爱嘛呵"另一个声音传来:"曹大人,依下官看来大人多虑了,吴家兄弟真心将此宝相赠,自有一番慈悲心肠。玉璧乃圣灵之物,若无明主如明珠蒙尘光华难现。大人若将此宝收下,圣物迂明主,实乃一段佳话。如此,玉璧幸甚,吴家兄弟幸甚,就是下官亦感幸甚。还望大人垂悯使宝得归矣"。接着又是一阵赞誉之声。"如此说来本官却之不恭喽"。曹朴说道。随着众人的阿谀之声他将那双玉璧纳于袖中。
李荃庆幸自己呕吐罄尽,否则面对如此丑态定会令他烦恶难抑。行贿原来是如此模样,如此卑劣行径却偏有如此赞美之词颂之,真是无耻到了极处。那位自称下官的定是荆门县令,这等贪官一个也不能放过。
县令道:"听说江陵新来的刺史很是精明,大人可要多留神"。李荃听他们说到自己了,这倒有点意思,于是继续凝神细听。曹朴道:"你说的是李荃吧?哼!他不过是制举杂色出身,曾在御史台任侍御史。他仗着有点小聪明,竟敢同李大人和我做对,被本官略施小计,这不贬到江陵来了吗?癣疥之疾不足为虑,不足为虑呀"。李荃真是又好气又好笑,看来信口唯黄颠倒黑白己成了他的惯习。
吴虎将声音放低向县令大人道:"那位绝色美人儿己经请到,只是她没见过世面有些害羞,不便来这里陪曹大人,等曹大人用完饭便请到后花园试玉阁"说到这里两人会心地笑了起来。
县令笑着说道:"试玉阁内,美人得曹大人一亲芳泽定会如醉如痴如胶似漆。曹大人有此艳福全是兄弟你的功劳,有此知迂之德吴家定会平步青云。到那时可不要忘了本官我这个牵线之人"。吴虎道:"大人说哪里话来,你我情同手足自是有福同享的"。二人又是一阵开心的笑。
他二人单独私语声音并不是很低,李荃在外面便听得清清楚楚,同席的曹朴却佯做未闻,心花怒放之际暗赞吴氏兄弟善解人意。他尚未酒足饭饱心中惦记着美人儿有些坐不住向吴龙道:"明年科考贤昆仲有意否"?吴龙赧颜道:"好叫大人见笑,我兄弟胸无点墨只会舞刀弄棒,哪能前去应考"。
曹朴道:"既如此,到十月间宫中的羽林军要招募一些,如果有意待本官回京后向李大人保举,先弄个六品校尉什么的,等混得熟了再擢升为护军。到那时可就是手中有了数百羽林军神策军,到时候皇上的安危俱在你等手上。那可真是荣耀显赫祖上有德呀"。
吴氏兄弟感激涕零齐跪于地道:"大人如此栽培恩同再造,吴家世代铭记"!曹朴道:"这是怎说的,我这儿事儿还没办呢怎当得贤昆仲如此大礼,快快请起"。
吴虎道:"大人来到寒舍能否多住些日子?小人想多伺候几天多尽些孝心"。曹朴道:"今天住在贵府己属破例,明天便要赶赴江陵。公事要紧岂可延误"。"小人还有些薄礼留作大人在京为小人打点之用,烦劳大人一并带上"。吴龙道。"本官一定尽心尽力,这也是为国求贤嘛"。曹朴听说还有礼心中大喜连忙应允,他站了起来伸个懒腰道,"本官有些倦意,想先行告退"。"大人一路舟车劳顿,当早歇息"。众人纷纷站起相送。
李荃见左右无人跃到房上朝后花园而去。忽见一个黑影朝他奔来他将身藏好,黑影到了近前道:"李兄,是我"。听是张远的声音李荃非常高兴便走了出来。
张远接到李荃的信向管家又问些情况便赶往这里,吴氏三兄弟为恶之事他早有耳闻。这一带路径更是熟悉所以直接到了院里,见李荃正在窗外偷听便到后花园去寻找囚禁婉娘的的地方。寻到后见暂时无事便来与李荃会合。
他二人全都武艺高强,营救婉娘自是不费吹灰之力。刚刚跃到试玉阁的二层檐廊中便望见有几人打着灯笼走来。张远推门而入,里面的两个婆子见情形不对正要喊叫,张远双指连弹两缕指风分袭二人,她们**道被点僵在那里一动不动。张远怕婉娘出意外早就示意于她,所以她没有惊慌立即裣衽行礼。
张远将两个婆子丢到床上,放下幔帐又熄灭两支蜡烛使屋内暗些,然后取一布单将婉娘缚于李荃背上后他们先后越窗而出。张远在前领路李荃紧跟随,从一个屋顶跃到另一个屋顶很快来到院外。
吴家坨的百姓们每天都提心吊胆早早关门熄灯,只有吴府门前高挑的灯笼照得门前明亮。张远停下脚步道:"不能这样就走,否则他们还会到唐家寻事"。"前辈是想警示于他"?李荃道。"正是"。张远打量着门前的石狮道,"这只狮子有多重"?"怎么也有三五个条石重吧"。李荃笑道。张远见他还记着那件趣事亦是一笑。
张远抚着石狮的脸道:"这付凶相倒与吴家兄弟有些相似,狰狞丑陋,面目可憎。天道昭昭,乾坤朗朗这付嘴脸如此示人岂不大煞风景?还是收敛些为好"。说罢站成马步将内力提起,左手握住石狮前腿右手扣牢基座的后角,一推一合双手同时发力。
这座石狮高五尺有余,其重近三千斤。但见石狮慢幔转动起来地面的硬土成块拱翻而起,渐渐地旋出一个深有半尺的圆坑。经此一旋,石狮己是面向大门**朝外了。
他们相识以来张远还是第一次显露武功,便是霸王重生,孟贲在世也不见得有如此能为。再看张远,神态自若心平气舒,可把李荃佩服得五体投地。他到底有些年轻人的心性,看得技痒道:"前辈神功盖世在下钦佩之至,待在下留一标记以助神威"。他将丹田气提起贯于右掌缓缓向石狮拍去,即将触及时寸劲突发只听"嘭"的一声掌缘尘起,但见石狮**上清清楚楚出现一个掌印。
张远见他如此年轻功力己臻化境,心中亦是佩服笑道:"入木三分乃是古人谓书圣王羲之功力精深,李兄这入石三分却做何说"?李荃道:"献丑,若非警示恶人晚辈怎敢班门弄斧"。二人从容不迫行若无事地说笑着。吴府里面隐隐有嘈杂之声传来,想是发现婉娘被人救走。
"前辈咱们走吧,我可不愿和他们朝相"。李荃说道"再说了咱们还得带着唐小姐呢"。他们相视一笑背起婉娘朝十里铺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