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剿匪营(1/2)
话说周管家到了狮子岭,说明来意之后,那耿家兄弟倒是爽快,二话不说就答应帮这个忙。很快的,王大力便带着几个家丁和一笔钱在耿家兄弟的护送下前往上海购置枪支。当然,在剿匪营形成战斗力之前,这王家的生意可要先停手一段时间了。
几天之后,周管家这边的招人行动也开始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只见在王家大门的右侧摆着一张桌子,在桌子的旁边有一杆大旗,上面写着‘招募乡勇’四个大字,一旁的告示上写有招募的标准和政策。
一些慕名而来的乡民早已将王府围的水泄不通,生怕落在后面,人家招够了人,不要了。这其中还不乏一些老头子和孩子,当然,他们都是不合格的。
按照原先的预想,只是要在王家的佃户中挑选青壮之士,以减租减息的优惠政策将其招募。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一些遭了土匪的农民因为没饭吃的缘故,也来此报名,想要混口饭吃。原本他们可以向地主借钱先过日子,等到这年秋末丰收之时在还。怎奈这利息之高让他们望而生畏,就算是丰收之后倾其所有也根本换不上,故而他们只能另找出路。
在得知这一消息之后,王仁则急忙拿出了另一套方案,那就是非王家佃户的兵丁,虽然不能享受减租减息的优惠政策,但除了填饱肚子之外,每个月还能得到两圆的薪水,用以养家糊口。
这两圆虽然很少,但总比没有好,只要勤俭一些,那还是饿不死人的,况且全家至少还有一人能够吃到‘官家饭’,这可不是寻常百姓所能够得到的。于是乎,这报名的人数是越来越多。由于王家镇是个大镇子,最终,竟出人意料的募得青壮近两百人。
人多了力量固然大了,但吃住也成了问题,一下子多出了两百来张嘴要吃饭,纵然王家有不少的钱,但现今生意做不成了,压力也就徒然大了起来。不得已,王仁则只得将原先所定的伙食标准一改再改,一天三餐,早餐为粥和两个馒头,粥管够,外加每人一点咸菜。午餐为白米饭加青菜豆腐汤,外加一样青菜,晚餐亦为粥和青菜,如条件允许可三天或四天加一点肉,以改善伙食。
住房的问题王仁则也想到了解决的方法,那就是将镇子外那一大片荒地开垦出来,稍微整理一下,作为训练的教场之用。而后在一边修上几排瓦房,以为营地。当然,在营地建立之前,大家还是得到自己的家里住上几日,因为这可是得花上不少的功夫的。
关于训练和管理方面,王仁则决定采用现代陆军的建制,12人为一班,以班为最小的战斗单位。然后从自家的家丁中挑选干练之人18个,为各班的班长,共成立18个班216人。剩下的几个编外人员组成一个炊事班,专门负责所有兵丁的吃饭问题。最后,王仁则还任命王大力为总教习,卢方和冬子为教练员,负责士兵的统筹训练。
当这一切都准备就绪之后,王仁则便让卢方带着一干人等开始在那片荒地上大刀阔斧的干起来,修教场的修教场,修营房的修营房,大家都忙得不亦乐乎。
当然,这么大的动静是瞒不过那个九叔的,不久,他便带着人找上了门来。
这一天,当王仁则在屋子里思索建党事宜的时候,小三突然闯了进来,大呼道:“少爷,大事不好了,吵起来了,吵起来了。”
王仁则停下了手中的笔,问道:“出了什么事?”
小三回道:“那九爷带着人上门来理论,三爷气愤不过,便和他斗起嘴来,眼下俩人正吵的难解难分嗱。老爷让我叫您过去一趟,把事情给解释清楚了。少爷,您看…”
王仁则知道这是迟早的事情,也不推辞,和小三径直前往大厅。
当王仁则来到大厅的时候,老头子正危坐于高堂之上,大厅的左边坐着二叔和三叔,右边是一个白胡子老头和几个中年人,想必那老头就是他们口中的九叔了。看他那一脸的愤然之色,估计是气得够呛。三叔那儿也好不了多少,看样子亦是被人劝说住的。
王员外见王仁则来了,忙说:“文远,快向你九叔问个好。”
王仁则看着那气愤的老头,一时尴尬,倒不知该如何开口。
好在这老头自己先开了口,只见他摆了摆手,愤愤地说:“免了,免了,我老头子不兴这一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