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漫漫荆路(1/2)
韩飞来到湖边,身体实在撑不住了,慢慢地倒了下去。收藏*~网当他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在一个小茅草屋中,一个老渔夫在昏暗的灯光下补着渔网,鱼皮似的手在网中游窜。他支撑着起来,老渔夫仍是补着渔网,头也不抬操着嘶哑的声音道:“饭就在床旁的铁锅里,吃吧!吃了就会好了。”韩飞扭头一看床旁果有一个铁锅,锅旁还有一碟咸鱼,饿了好几天了,腹中饥肠辘辘大吃起来。老渔夫道:“穷乡僻壤的没有好东西,等明天打了鱼再好好吃上一顿。”
吃饱之后,韩飞再次翻倒在床,沉沉睡去。一连两天,他醒了就吃,吃饱就睡。第三天,韩飞醒来时看见床旁放得是两尾炖鱼,看也不看就吃起来。老渔夫道:“小伙子,你从什么地方来呀?又要到什么地方去?”韩飞一愣,复低头再吃。老渔夫又道:“我看你不像是混吃混喝的苟且偷生的乞丐,有什么难言之隐就说出来吧!说出来会好受的。”韩飞嘴里含着一块鱼肉再也吃不下去了,跪倒在老渔夫跟前哭成了泪人,满腹的委屈在这位不相识的老渔夫面前像决了堤的洪水,滔滔不绝。
老渔夫抚摩着韩飞的头,叹了口气道:“人生哪有不遇坎坷的呢?不遇风雨,怎能见到彩虹。刀不磨不快,树不修剪不直,人不磨练不成材呀!”韩飞抬头望着这位满脸沧桑的老人,岁月在他的脸上打烙了不灭的印记,这也许是他用一生总结的一句话吧!老渔夫点了一袋烟,烟打着转回旋上升,慢慢散了开去。
老渔夫道:“孩子,我给你讲个故事吧!”他瞭望窗外的湖面,深深地吸了两口烟。“从前有父子两个人,他们住在离一个小鱼村不远的地方,他们有一个小小的码头和一个自己动手用石头和茅草盖的两间茅草屋。父子相依为命,一刻也不能分离。他们很少交谈,因为彼此十分了解和信任,他们父子只要能在一起就十分满足了。但在父子俩不多的交谈中,有一句话被再三地重复着,每次吃饭的时候,老渔夫总要说:‘相信自己,自食其力,前面终会有彩虹的。’从小渔夫记事起,他们就从来不欠别人一分钱,一点东西,他们俩时常挨饿,但从没有到村里去跟村民讨要一点食物。”韩飞默默地听着。
“小渔夫长得十分健壮,无论风雨他都要和父亲一起划着自家的那条小渔船出去捕鱼。夏天,他们俩尽可能节约开支,尽量多捕些鱼,因为冬天湖上冰冻封航,无法出船捕鱼。他们把一部分鱼晒干,腌成咸鱼,作为冬天的食物,另一部份则拿到距小村一百里的镇上去卖,换成钱买些日用品。一场灾难突然降临到这对父子身上,一年夏天的夜晚大雨瓢泼,狂风大作,洪水冲毁了他们茅草屋,冲走了渔船。当人们赶来时,小渔夫水性好爬在一块木板上,老渔夫不知道被冲到什么地方去了,三天后人们找到了他,他已经死了。”
“人们把老渔夫的尸体放到了一块木板上,小渔夫趴在老渔夫的身上轻轻地抚摩着老父亲花白的头发,喃喃地说着什么?但谁也听不清他在说什么,他始终没有哭。当人们散去后,小渔夫来到湖边寻找渔船,可哪里能够看到渔船的影子。他心里十分痛苦,没有了渔船,没有了茅屋,他拿什么为老父亲办丧事呢?父亲生前就够贫穷的了,死后不能让他连一个棺材也没有呀!小渔夫苦苦地思索。”韩飞看着老人皱纹堆垒的脸像平静的湖面,干涩的眼睛没有一点光泽但却很聚神。
“他去了村里最富贵的那户人家,以一个成年人的姿态找富人谈谈。富人问他,有事吗孩子?我知道你们出了大问题。小渔夫说,我来这里不是企求什么的,你说我们的码头跟你的码头,哪个更好一些。富人说,有人说过你们的好一些,我也这样认为。小渔夫鼓了鼓勇气说,我把码头让给你一个夏天,你会给我多少钱?富人说,你把它卖给我不是更好吗?小渔夫说,不,这码头是我父亲建的,再说我还得在那里生活下去,从明天开始我要在那里新建一个茅草屋。富人说,你准备要多少钱。小渔夫说,只要够我父亲办一个体面的丧事就够了。富人很愉快地答应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