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 初唐逍遥王爷 > 第二章 前往陇右,大唐国家监牧基地

第二章 前往陇右,大唐国家监牧基地(1/2)

目录
好书推荐: 你穿我也穿 异图 黑道大明星 佛屠传说 我的超级美女保镖 六指天王 武神帝国 南疆行 奔雷诀 逆寰宇

对于提高大唐马匹的能力和骑兵战斗力,李泰是十分乐意如此,故而,李泰非常爽快地出声“父皇,儿臣愿意亲自带那训练已成的舞马,前往陇右。马牧业于我唐朝兴衰休戚相关,我等定不余余力将之发扬光大”

李世民呵呵一笑,满意地摸摸胡须“如此甚好,有如此动力、活力注入,则我大唐马政将更完善,马匹训练将更了得啊,若是能大量改善马质,那就更好了”

贞观初年,唐朝把隋朝遗留在长安东北赤岸泽牧场的三千匹牝牡马迁移到陇右,创建了国家监牧基地。

唐朝为了发展国家马牧业,建立了规模宏大、组织严密的马政机构和监牧制度。唐朝前期,统治集团慎重选拔任用马政官员。唐初宰相长孙无忌认为“群牧事重,委在长官。”

唐朝建立了马匹的医疗制度和机构。唐朝太仆寺设有兽医博士四人,兽医六百人,学生一百人。尚乘局有兽医七十人,太子仆寺有兽医二十人。其兽医人数之多,在唐代以前是罕见的。地方州县也设有兽医机构和人员。官畜在道,有羸病不堪前进者,留付随近州县,养饲疗救。粟草及药官给,而所在官司受之,须疗养有法。陇右监牧也设置病马坊,可以说,这是华夏历史上马牧业的一大奇迹。

最令人称道的事是,唐朝前期重视改进中国马匹的品种,提高马匹的素质。贞观初年,同州剌史宇文士及在当地发现一匹隋朝开皇年间从大宛进献的名马流落在民间,“老于朝邑市面家挽,鬃尾焦秃,皮肉穿穴。”这匹马被送到京师时,唐太宗亲自到郊外长乐坡迎接,并派人精心调理,“饲以钟乳”。后来此马产下五匹马驹,长大后都成为骏马

在李世民亲出长安的相送下,李泰等人踏上了去陇右的官道。路途上,李泰不禁感慨起,这马匹的重要性还真不是一般啊,尤其是对于唐朝来说。

唐朝前期国家疆域广大,“东极海,西至焉耆,南尽林州南境,北接薛延陀界;东西九千五百一十一里,南北一万六千九百一十八里。”为了满足当时国内外交通的需要,唐朝建立了完备的馆驿制度。从长安通往全国各地的主要交通线上,每隔三十里设一馆驿,以传送公文,迎送来往官吏。当时唐朝有馆驿一千二百九十七所,水驿二百六十所,水陆相兼驿八十六所,依照馆驿在交通中的重要程度,分别等级供给一定数量的驿马。按规定京师都邑亭驿配马七十五匹。诸州县馆驿配马分为六等,一等六十匹,二等四十五匹,三等三十匹,四等十八匹,五等十二匹,六等八匹。地形险峻,道路崎岖和江南岭南等地区不宜大马奔驰,配备蜀马。

同时,唐朝还有递驮制度,需要使用大量马匹。例如《唐六典》载:“凡亲王入朝,皆给车牛驮马,车牛六十乘,驮马一百匹。若大妃回来,加车牛二十乘,马二十匹。”

唐朝的驿马用途日益广泛。李肇《国史补》说:“杨贵妃生於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胜蜀者,故每岁飞驰以进。”谢枋得《注解选唐诗》说:“明皇天宝间,涪州贡荔枝,到长安,色香不变,贵妃乃喜。州县以邮传疾走称上意,人马僵毙,相望於道。”由于滥用驿马,驿马耗损也非常严重。反映了唐朝统治者对驿马的高度重视和驿马在交通中的重要性

李恪与李泰齐头并进,一路看着闪光风景,互相谈论,不觉都十分地舒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神级刺客,我有一支动物杀手队 助你修行说我废,离婚返还百万倍! 骑砍之挽天倾 从家族种田到土德星君 高武:我的体内有棵天赋树 玄幻:我继承了六十万两杀身祸 洪荒:我,先天葫芦藤,开局暴打三清! 仙武大唐:我的游戏角色成真了 艾泽拉斯之光铸奎尔萨拉斯 洪荒:穿越成河,时空长河也是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