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局势诡变(2/2)
历史的车轮,就这样来到了公元236年的五月。
此时,司马懿以洛阳为中心,向南占据了荆州的襄阳、南阳,向北占据了大半个并州,向东已从曹魏手上接手了兖州,可谓占据了天下之中。
以司马懿的领地为中心,天下正好被三国分割为北、西、东三部——
西边,是占据了益州、凉州、雍州的蜀汉;
南边,是占据了整个长江以南的大半个荆州,以及扬州、交州的孙吴;
北边,是仓惶逃亡邺城的曹忆,以燕王曹宇的名义打出了清君侧的大旗,占据了冀、幽、青、徐、豫的曹魏。
三国鼎立的局面终于由于曹魏内部的分裂被打破,问鼎中原,一时间竟不知鹿死谁手。
局势忽然间达成了诡异的平衡,然而往往这个时候,就需要一根点燃天下的导火索……
因此,当回到建业的孙权,收到诸葛恪来自合肥的消息时,第一时间下令荆州方面的陆逊和诸葛瑾进行撤兵。
直至此时此刻,所有人才发现,原来东吴出兵攻伐襄阳、樊城,其实是为东线的扩张做的掩护。
世人皆知吴有陆逊,却不知另有诸葛恪。
这位少年天才仿佛要像世人宣称,他的能力,并不逊于他的父亲——大将军诸葛瑾,甚至,并不逊于他的那位二叔——蜀丞相诸葛亮。
占据了合肥之后,吴军在淮西一带便有了据点,但却一直偃旗息鼓,没有丝毫动兵的迹象。
与此同时,东线传来陆逊进兵的消息,紧接着洛阳陷落,皇帝陛下勤王的诏令又快马加鞭抵达了寿春城,这种种情况令新接手扬州都督的王凌不得不发兵北上,支援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