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分守广宁(2/2)
“经略所言极是。”
沈有容又不是想成为藩镇的野心家,对此当然是无比赞同。
王安带着皇帝的圣旨来到辽东,直接剥夺了各镇武将军权,还将一大波的武将都囚禁。这种消息,当然是瞒不住的。
一开始的时候,这帮人当然是觉得,熊廷弼和沈有容是不是造反了,也急忙上疏朝廷求问。
结果,他们没等到朝廷的消息,反而是等到了圣旨,要他们服从熊廷弼的指挥。
广宁这一路的武将,辽镇兵马人数就多了,都是些建奴兵临城下,都搞不好会献城投降的。面对更厉害的大明禁军,他们哪里有半点反抗的勇气。
新任的辽东巡抚高邦佐,和广宁总兵杨肇基没有任何抵抗,便直接打开了城门,迎接两位钦差。
见到两人,见礼过后,高邦佐就急冲冲地说道:“皇上如此行事,大明要乱了。”
熊廷弼当然听说了京师的乱象,叹了口气后说道:“高巡抚,应当知晓,陛下心意已决,我等也根本劝不住。”
“高巡抚莫急,如今之计,惟有速速完成皇上交代的差事。我等也好依令率大军回师勤王,震慑不臣。”
高邦佐闻言,叹了口气,也不再多说什么。
熊廷弼了解了广宁城内的情况之后,满意地点了点头,“这广宁左近,终归还没有出乱臣贼子。”
接管了广宁和城外两个据点的军队之后,这一次武将们都是直接认罪,收编起来更加容易。
只有辽海东宁分巡道和宁前兵备道这几个文官,一直都是破口大骂。
“熊廷弼、沈有容,你二人无视朝廷法度,对乱命也不抗拒,可有一点骨气?乱政者,不止竖阉,还有你二人。”
脾气不怎么好的熊廷弼,听了后,也不生气,只是慢条斯理地说道:“诸君,大可以到朝堂上,去皇上面前分说。”
说完,熊廷弼也懒得再搭理这些往日下属。
辽河以西地区的军队,质量就比熊廷弼带走的各镇精锐就要差远。初步估计,广宁地区五万军队,按照东江镇辅兵标准,勘用的最多一万多一点。
鉴于蒙古人的威胁始终存在,朱皇帝会留下一万左右的新军分别驻守在广宁和宁远,以孙祖寿为广宁总兵,挂征虏前将军印,节制辽西所有军队。
从中期开始,辽东都司就一直是双政治中心模式,一般情况下,巡抚驻守广宁,辽阳也会有一套功能差不多的班子,辽东都都司和辽东副总兵常驻辽阳,而辽东总兵则视具体情况,在两地中选择一地驻守。
现在建奴的威胁变林丹汗的威胁日益增大,尽管林丹汗暂时因为抚赏没有和大明翻脸的意思,为了保卫辽西的屯田,他也不得不把一部分野战精锐调过来,以震慑蒙古各部。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