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建竹楼(2/2)
李帛有些不好意思的挠挠头,“村长,你对我的恩情,我会记住的,等我以后有钱了,这些花的钱都会还给你的,呃,加倍还。“
张景和看着这个像个男人般大方爽朗,却又有些狡黠可爱的女子,好笑的摇摇头,对她挥挥手,让她快去做饭。
李帛冲他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转身跑向他家的后院。
早晨那两个帮忙的妇女以及接生婆都已经回家了,厨房里只剩张家大娘还在忙着煮鸡蛋。李帛看到那竹篮里煮好的一篮子鸡蛋,却是明白,这是农村里的风俗。如果哪家生了孩子,必须煮鸡蛋,将鸡蛋用红颜料染了,称之为红蛋。给亲戚朋友报喜讯时,必须送红蛋。
翠花姓田,是本村的田姓人家的女子。虽然她娘家就在本村,对她的一举一动都知道的很清楚,但该有的礼节也不能废,等张虎回来,仍然要提着红蛋去给岳父家人报喜讯。
张大娘依然是不管李帛听不听得懂,笑呵呵的一直和她说话。李帛努力的连蒙带猜,理解着她的话语,一面帮忙用红颜料涂抹鸡蛋,一面笑着应和她。
两人将一大篮子鸡蛋涂抹完后,就开始做午饭。
李帛看到张大娘拿出来的大米,虽然还有一些杂质,但那不过是舂米设备落后残留的杂质,米确实是货真价实的白花花的大米,又想到村子前那一大片平整的稻田,再次感叹这个大山深处的村子其实没有想象中的古代农民那般穷困。
李帛帮忙放柴火,看着煮饭的大锅,张大娘则熟练的摘菜洗菜,又从一个陶罐里拿出一块腌肉。李帛估摸着那应该是山里什么野兽的肉。
张大娘先给儿媳妇煮了一碗荷包蛋,端给了在厢房里做月子的翠花,又盛了一大碗饭,和一碗从早晨熬到现在的肉骨头汤送了过去。李帛在一旁看得张口结舌,妈呀!这得多大的胃口,才能装得下这么多东西啊?这简直就是在喂猪嘛。
难怪就是在现代,很多做完月子的女人出来后,整个人胖了一大圈,敢情都是这般催肥的。
吃完午饭,趁那些帮工的人在短暂的歇息闲聊,李帛急忙溜到后面,去看自己的新房子。
桃树下堆放着粗粗细细很多的竹子,用十来根竹子搭建的基本的房屋雏形已经出来了,不是什么竹楼样式,仍然是普通的,农村常见的那种屋顶三脚尖型。李帛有些明白了,这些竹子估计就是当木头来使用的。这屋子就是用粗竹子当柱子和顶梁以及横梁,先搭出一个框架,然后再来填充四面墙壁和顶上椽子。
她也不敢有太多的要求,只要能暂时的遮风避雨就行。
下午,李帛正在自己屋子边帮点小忙,就听到前面村长家那儿传来噪杂的人声,还看到一些村里的人兴冲冲的往村长家去。李帛不由自主的问了一声:“出什么事了?“
这几个帮工的男人经常要出去卖山货,和外面的人打交道的多,也听得懂李帛的普通话,他们慢点说话,李帛也能听懂,因此和他们交流并不困难,此时见李帛发问,其中一个活泼一些的男人就说道:“应该是出去卖山货的人回来了。“
李帛见前面热闹,起了好奇心,也跑了过去。
来到村长家前院,就看到一大群人围着一堆货物,有两个男人边挑拣边递给他们。
李帛看到栓子媳妇张李氏也在那里,就走过去捅了捅她的胳膊,问道:“这是在分东西吗?”
李氏见是她问,知道她刚来这里,可能不懂,就说道:“不是分东西,是这些人托他们帮忙买了东西回来,现在来取的,从这里到桃花镇,一来一回差不多要五天,大家想要买点小东西的,会托出去卖山货的人帮忙带回来。”
一个来回就要五天?李帛有些发晕,这也太不方便了,这还怎么发家致富啊?躲在这深山之中,果然是有一利必有一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