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第二次反围剿(十)(2/2)
李自成眼中冷意更深,他紧盯着李岩。李岩一边大笑,也一边看着李自成。见李自成并没有扣动扳机,他停住大笑,嘴角微微带一丝嘲笑:“闯王,当初曹操和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曹操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尔,曹操当时已经知道刘备是不世英雄,当初,曹营中很多人劝曹操杀刘备。曹操也曾心动,后来郭嘉一句话就让曹操改变想法,后来明知刘备要离开他,还助人马让他在外展。闯王可知郭嘉当时说的是什么吗?
李自成又暗暗赞叹:“李岩说话果真能击中人心“
李自成略带讽刺笑道:“李岩,郭嘉说,不可因一人,而失天下英雄之望。不过……”他眼中嘲笑之意更浓:“你今日的情况可与刘备不同,刘备当年是投效曹操,所以,曹操杀了他会失天下英雄之望,而你今日却是助朝廷,害我妻子,乱了计划。我杀了你,根本不存在失天下英雄之望的事。”
李自成说到这,暗暗想道,我穷尽李岩的言词,就能根据李岩的反应,看出他心中到底有多少沟壑
李岩毫不退让的笑道:“我今日情况与当日刘备不同,可闯王的情况也与当日曹操不同。当日的情况是天下大乱,诸候割据。曹操只占其中之一,当时有能之士纷纷寻明主以救闻达。并不一定非得到曹操那里。而今日,天下还是大明一统,大明还是人心所向,虽陕西一带遭遇大灾,朝廷措施失当,这才引起灾民起义。但大部分地区百姓还是能糊口的。大明三百年江山,恩泽遍于四海。所以,闯王要想与大明争天下,严重的说,是争取能不能保住自己的地盘和性命,先争的就是人心,这人心中最主要的是天下士子之心。闯王若连我这样的人都不杀,那天下英雄对闯王求才若渴的心就会明白。这对闯王来说,将形成一种极其有利的局面。闯王以为然否。
要是李岩是自己人,李自成都想击节而歌了。
这更坚定李自成收服李岩之心。这样的人才,若不能让他心服口服,而想让他心服口服,必须让他知道,什么叫他无法企及的高度。否则,他是不会来归自己的。
他慢慢说道:“你刚才所说,大明是只是陕西遭遇大灾,朝廷措施失当,其实你是本末倒置了。陕西灾民暴乱,根本原因不在大灾,而在**。“
他说到这,见李岩微微点了点头。李自成问道:“你说大明的**在哪?“
李岩皱眉说道:“大明官吏贪腐无比,各结党派,导致国家很多政策都执行不了。可怜,张养浩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如果能使百姓远离祸乱,天下幸甚,岩亦幸甚。“
李自成在李岩说话的时候,一直盯着他的眼睛,他现,李岩虽说官吏如何,但他眼中的深忧,绝非是为了官吏。李岩已经知道,除了官吏贪腐,各对党派,更有皇上的很多问题,只不过他不敢说出来而已。当李岩为说到能使百姓远离祸乱,天下幸甚,岩亦幸甚的时候,李自成心中有很大的感动。李岩既有如此心胸。
李自成拔出匕,挑开了李岩身上的绳子。指了指旁边的椅子,示意李岩坐下。李岩活动着麻的手臂,心中窍喜,李自成终于为我说服了。我李岩饱读诗书,满腹经纶,不信辩不过你这个商人加叛贼。他正自鸣得意。
忽听李自成大声念道:“(哈哈,这一段不愿细看的可不看,这是黄宗羲的文章《原君》,说的是君主制的害处。李自成读初中时,语文老师强令大家背会,如今用上了。)
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於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於己,以天下公。始而渐焉,久而安焉,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汉高帝所谓‘某业所就孰与仲多’者,其逐利之情不觉溢之於辞矣。此无他,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
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诚不为过也。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
李自成把这篇原君背完,心里说道:“我把几十年后黄宗羲老先生的传世名篇都背上了,不信不能震动你。要知道,黄老先生这篇文章,后人真是推崇备至。人有说,这是中国开民主之先河的书,从黄老先生开始,人才说出,这最高统治者皇上,应该为大众服务,而不是全天下都为他皇上一个人服务。”
李自成注视着李岩的表情,李岩的眼睛直勾勾的话望着他,显然,李自成的话使他心神俱震。
李自成想等他完成这种心灵的剧变。
他等了有一柱香的功夫,李岩还是呆呆的出神。李自成不想破坏他的思考。慢慢坐在一张椅上等着。
李岩出了半天神,忽然转向李自成说道:“闯王所说真是让人闻所未闻。但你说君主不好,那百官谁来管呢,百姓谁来管呢。让一群愚民来管,不行,不行,那天下还不乱套了,民可使也,不可由也。天下只能由读书协助皇上来管。要不然,天下就大乱了。“
李自成心里大笑。这精英治国论,看来真是源远流长啊。
李自成这回谈起二十世纪许多见闻,李岩一会瞪大眼睛细听,一会摇头不止。
说到最后,李岩也没同意李自成的观点。
他虽没同意李自成的观点,但李自成知道,自己的思想一定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启迪。要知道,以自己现在的地盘,以李岩的官宦出身,想要让他立即归顺过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自己的思想使李岩产生强烈的震撼,那么,他时时刻刻都会想着这件事。这就是自己虽不在,如同自己在他身边一样。
见李岩始终不肯服输,李自成笑道:“这件事你慢慢想吧,不是一时半刻的事。将来,你终会想通的。而且,现在正在打仗,商洛山也没法让你参观,等我打败洪承畴,我随时欢迎你去商洛山看一看。现在,我马上送你离开西安。”
李岩本来和李自成争执,都快忘了自己是人家囚犯了。自己和李自成没达成一致想法,也没说服他,他竟然要放自己!
他不由得感叹!李自成的思维,真不是常人所能想象。
一刻钟后,二人骑上了战马,李自成也不问李岩,他一扬马鞭,那大黑大扬起四蹄就往东门跑,李岩心里一动,打马跟上。不多时到了东门。李自成跳下战马说道:“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到了洪大人那里,你可要小心了,二军交战,枪弹无眼,不要让自己受伤。”
李岩看着李自成,他慢慢地问:“你知道我要去洪承畴那里?”
李自成大笑:“你来西安,就是想走上仕途。你想当官,却没有到北京钻营,证明你心高气傲,想凭自己的才干来建功立业。西安之行已败,以你高傲的个性,必不肯回家。那么,去投效军中就是你最好的选择了。”
“你不杀我?你不怕我到洪大人那里对你不利?‘李岩这回真的是目瞪口呆了,一个人的心胸能如此海阔天高。”
李自成拍了拍他肩膀大笑道:“是真英雄,就相与驰骋沙场,一博胜负。“
李岩久久的看着李自成,他忽然深施一礼,大声说道:“李自成,你虽然是我的敌人,可是,你是我最佩服的敌人。咱们后会有期。”
他跃上战马,刚要扬鞭。
李自成在后面笑道:“李岩,朝政黑暗,洪大人心胸也不宽广,若你有一天无法立足大明时,我商洛山随时欢迎你去。你去我那里,我以兄弟之礼待你。”
李岩一扬马鞭,哈哈笑道:“李自成,若你有一天兵败,我李岩定设计救你一命。以报你今日不杀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