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李卫断案传奇 > 云南盐案

云南盐案(1/2)

目录
好书推荐: 仗剑路 倒霉兔子历险记 大兴游龙 金屋藏妖 半精灵 转世之再为人 不死飞车 三界六道之超级僵尸 仙路遥 三国新秀

养心殿

大清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初十日,刚刚由户部郎中升任为云南盐驿道的李卫正在瑟瑟寒风中,紧张不安的等候在乾清门外。i尽管宫中已于昨日撤去了大行皇帝的丧仪,但红墙环绕中的紫禁城依然显得肃穆和高深莫测。自明朝永乐十八年起的三百多年里,在这门扉紧控的幽幽深宫之中不知上演了多少宫闱惨变和惊天奇案!一桩桩、一件件,无不满含着生命和鲜血……

正在李卫遐想之间,只听见一声高亢激昂的声音传了过来:“有旨,宣云南盐驿道李卫觐见!”听到皇上宣召,李卫赶紧用手搓了搓被寒风吹得有些麻木的脸,抖擞起精神,跟随在御前侍卫身后亦步亦趋的走向养心殿。

刚转过养心殿的影背墙,就见领太监何柱从养心殿中走了出来。何柱躬身向着李卫伸手做了个请的姿势,口中轻声说道:“李大人,请吧,皇上在里边儿等着您呢!”李卫见罢,连忙整肃衣冠,然后深吸一口气,低着头轻手轻脚的走进了养心殿。

来至东暖阁后,李卫虚眼偷偷望了一望,只见这位曾经的四阿哥、现如今的当今皇上,身着一身素服,盘膝端坐在靠窗的炕上,手持朱笔,正在仔细的批阅奏折。李卫看到皇上的装束,想起皇上曾经下诏,要为大行皇帝服丧三年,以示感怀之意。

听到脚步声,雍正皇帝抬眼看了一下李卫,面容严肃的脸上没有表现出任何变化,随即又低下头,不动声色的继续批阅奏折。

李卫捕捉到了皇上的那一瞥,他心里一惊,意识到自己一个小小的迟疑竟险些犯了大不敬之罪。李卫立刻双膝跪倒,拜服于地,口中呼道:“臣李卫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说完,依旧伏在地上,不敢挪动一丝一毫,心里怦怦一阵乱跳。

李卫清晰的记得这已经是他第三次见到四阿哥了。前两次见四阿哥时,四阿哥的身份还是居于潜邸的雍亲王,由于彼此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臣属关系,所以四阿哥给李卫的印象是待人和善、胸襟宽广。其实,最关键的是,那时候谁也不会料想到四阿哥会在最终的时刻脱颖而出、得登大宝,故而,那时二人的见面都是以颇为随意的口气相互寒暄和交谈,李卫也不曾产生过太多的想法。

然而,这一次却是大不相同了,这是四阿哥自登基以来第一次以皇帝的身份召见他,巨大的尊卑差异让李卫如何能不紧张!

雍正皇帝放下手中的朱笔,看着匍匐在地上的李卫,语气和缓的说道:“平身吧。”李卫这才站起身,垂手肃立一旁。

雍正皇帝看着紧张得连大气儿也不敢出的李卫,不由得笑了笑,说道:“李卫,不必拘束,坐吧,坐着说话方便。”

李卫连忙拱手说道:“微臣怎敢与皇上平起平坐!”说罢,继续肃立一旁,屏气凝神的等待着皇上的问话。

雍正皇帝又笑了笑,没有再坚持。

沉默片刻之后,雍正皇帝问道:“又玠,朕如果没记错的话,你的祖籍是江苏徐州吧?”

李卫没想到皇上同时说出了他的字和他的籍贯,心中着实感动不已,他由衷的说道:“皇上的记性真好,微臣祖籍确是江苏徐州。”

雍正皇帝喝了一口茶,问道:“又玠,知道朕为什么要委派你去云南任盐道吗?”

李卫小心的答道:“微臣听说今年云南的盐税收入减少了不少,所以臣料想皇上一定是要整顿云南的盐政,但至于为什么要派微臣去,微臣确实不知。”

雍正皇帝忧心忡忡的说道:“你说的没错,今年云南的盐税收入锐减了五成,五成啊!这在圣祖自康熙二十年荡平吴逆后的四十年里,是从来没有生过的!”

提到先帝,雍正皇帝的情绪有些激动,语气也开始变得犀利:“这简直就是骇人听闻!为什么朕刚一登基,就生这种前所未闻之事?这里面到底有何玄机?”

说到动情之处,雍正皇帝穿上鞋,在李卫面前来回的踱步,若有所思的说道:“奏折上说是因为盐农刁蛮而导致盐量锐减,但朕不信,朕不信啊!朕很想知道那里到底生了什么,可是……”

雍正皇帝的神情突然黯淡了下来,他叹了一口气说道:“唉!可是朕现在确实没有多余的精力去细细查问。”

李卫知道皇上此刻说的是心里话,他也早已有所耳闻:尽管皇上已经承继大统,但自大行皇帝驾崩的那一夜起,京城上空就始终弥漫着恐慌不安的气氛,而下面则更是暗流涌动、澎湃汹涌!皇上现在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如何稳定朝局上,确实没有精力去过问地方上的事。

雍正皇帝继续说道:“所以朕就必须要选派能臣前往,替朕查个明明白白!而你,就是朕选中的能臣!”

李卫谦恭的说道:“微臣怎能担得起能臣二字!”

雍正皇帝的神色恢复了平静,摆了摆手说道:“又玠不必自谦!朕是不会看走眼的,更何况还有十三阿哥的举荐,难道你忘了康熙五十八年的平余风波了吗?那件事就足以证明你是个能臣!”

李卫听后不由得微微一笑,他随着皇上的话语,思绪回到了康熙五十八年。

平余风波

康熙五十八年。两年前靠家中余荫捐了个员外郎虚职的李卫,此时刚刚被朝廷实授为户部郎中。

康熙皇帝晚年怠政,主要依靠成年的皇子分管各部的部务。当时,分管重要的户部的正是三阿哥、诚亲王胤祉。胤祉在太子胤礽二次被废、八阿哥被重重申饬之后,觉得在众阿哥当中,自己最为年长,而且由于自己在文学方面的造诣和成就,父皇对自己一直是青睐有加。恍惚间,胤祉认为自己已经是大宝在望,故而开始有些昏昏然不知所以了!

胤祉养了太多的文人墨客,在支度上常常是捉襟见肘。为了弥补亏空,他在接管户部后竟然打起了税粮和税银的主意。他规定凡收银一千两,就加收平余十两!

平余是什么意思?平余就是火耗银的另一种称呼。“火耗”,这在明朝乃至清朝的顺康时期,是各级官吏谋取私利的最重要的手段,所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便是指此。加收平余就等同于朝廷向各省加派税银,负担自然是落在了平民百姓的头上,而这加收的平余当然是进了胤祉的腰包。

户部各位主事的大人们尽管觉得此举不妥,心里也颇有微词,但在诚亲王的威势逼压之下,他们都毫无例外的选择了明哲保身、缄默不语。

李卫从小就不爱读书,但他却酷爱习武,仗着家资充裕,也着实请了不少武师教习。天长日久之下,李卫的武艺虽说并没有多大的长进,但却练就了一副侠义心肠。

李卫实在看不惯胤祉这种令人齿冷的行径,心想:一个身份显赫的天潢贵胄居然不顾朝廷脸面,公然伤害小民利益,这简直是不把皇上、不把朝廷、不把天下人放在眼里!他决意要和诚亲王理论一番。

在一次胤祉例行督查部务时,李卫愤愤不平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对胤祉说道:“诚亲王,加收平余一事断断不可再行,这不仅有伤朝廷体面,更会让民心怨恨!长此以往,恐会酿成民变啊……”

胤祉挥手打断李卫的话,盯着李卫问道:“你是谁?胆敢这么和我说话!”

李卫并不理会胤祉的傲慢无礼,他不卑不亢的答道:“户部郎中李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没有了 目录
新书推荐: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民国:王牌飞行员 长津湖:从新兴里打到汉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