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培养保护伞(1/2)
6月下旬,张扬和六伯、郭德兵再次出现在重庆。I
郭德兵将在下半年进入三溪镇政府工作,这次张扬特意把郭德兵带来了,主要目的是开拓郭德兵的眼界,顺便给他灌输一些前的思想,让郭德兵在官场上少走些弯路、思想解放程度始终站在内地官员的最前沿。
有三十年阅历的张扬对官场极为了解,谁冲在最前面,只要站队正确,便会有享受不完的利益和一大堆荣誉和帽子。
为了把郭德兵动员出来,张扬可是下了血本,抛出了到深圳去看看的诱饵。要不然,正处于新婚蜜月期的小舅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跟出来的。现如今,张扬的神奇已经在他的亲戚之中传开了,郭德兵也想看看,这个外侄儿到底能带给自己多少惊喜?
当然,张扬也有一点小小的私心,希望郭德兵官越做越大,自己通过郭德兵实现的话语权也会越来越大,事业展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多。
说穿了,张扬开始给自己培养最可靠的“保护伞”。
在火车站旁边的茶馆中,张扬坐在一把太师椅中,翘着二郎腿听着鹰哥的汇报。六伯站在张扬的身后,表情冷漠,仍然是那一幅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态度。张扬并没有把郭德兵**来,有些事情还是不让他知道的好。
“老大,画笔我们已经卖出去了一千套,赚了十万块钱。不过,现在画笔的需求量已经慢慢变少了,估计还能卖出一两百套,就没有人大量地买了。”鹰哥说着话,把一个存折和一张身份证递给张扬。
张扬一看,存折本子上的名字是游四海,身份证也是游四海,看来鹰哥是聪明人,已经猜到“游四海”这个名字并不是张扬的真名,只不过没有点破而已。并且,他与警方还是有些关系的,这种半真半假的身份证也能办到,连银行都没有起疑,为“游四海”办理了存折手续。
“以后在一些不适宜公开身份的场合,就用游四海这个身份,倒也不错。”
张扬点点头,看见存折上面的数字,总共是三万块钱,一分不少。
当鹰哥说到赚了钱时,下面的兄弟们脸上一派喜气洋洋,对太师椅上的老大真心佩服,他们一人也分到了好几千,比国家干部一年的工资还要高好几倍。特别是鹰哥,完全是崇拜了,他可是分了两万块!一不小心便成了人人羡慕的万元户。
这在以前瞎混的时候,是绝对无法想象的!
“这是短期生意,做不长久。说说保安公司的情况吧。”张扬对三万块钱并没有表现过多的惊喜,将存折递给身后的六伯。
鹰哥对此极为佩服,要知道自己得了两万元,可是整夜没睡着觉,而老大却如此风清云淡,完全是一幅高人风范。
六伯小心地把存折贴身藏好,这可是张扬下一步的启动资本,不容有失。
鹰哥整理了一下思路,道:“保安公司的筹办还算顺利,手续已经办好了。但是,业务却不大好开展,主要有三个问题,一是场地的问题,不好选择;二是业务对象不好搞,大公司都有自己的保安,小公司又请不起保安,多数公司认为自己没有必要请保安;三是我们的实力尚弱,要从其他人手里抢地盘,就意味着与整个已经分配好地盘的老大们开战,难度很大。”
张扬想了想,道:“重点是娱乐场所。”
“关键是。”鹰哥看了看张扬的脸色,见张扬并没有动怒,继续道:“重庆没有多少娱乐场所?去娱乐场所的人,凭我们的实力,可能压不住。”
“嗯?”张扬突然意识到现在是1984年,娱乐场所的大量兴起是在卡拉ok普及的时候,要到8o年代后期去了。现在多数娱乐场所还停留在大众舞厅的低级形态,舞厅收入也主要是门票收入,没有多少油水可搞。加之,普通群众的消费能力有限,能够到舞厅消费的都是时髦男女。这个时代的时髦男女便是不务正业的代言词,会受人唾弃,因此,到大众舞厅消费的,都是一些大大小小的年青混子。
“如果自己开一家高档次的娱乐场所怎么样?”这其中肯定是赚钱的,但是,张扬转念一想,自己现在实力尚软,摊子不易铺开过大。看到满地都是钱而不能拣,这种感觉让张扬很不舒服,但此时的张扬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只得无奈地放弃。
“有市区的地图没?”张扬皱着眉头思考了一下,心中也有了计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