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2/2)
众臣其赞皇上圣明,朝会上有议论了一些其他的事情就散朝了。
孙承宗漫步走向午门,刘鸿训,韩犷,快走几步,追上了孙承宗。韩犷说道:孙大人,今天你可是走了一步险棋啊。要不是皇上圣明,那可就不好收场了。
孙承宗苦笑道:韩大人,这也是没有办法啊,皇上问到这,我也不能欺瞒皇上啊,再说,老夫执掌兵部,责无旁贷啊。
刘鸿训说道:孙大人的一片赤诚之心,实在是令刘某佩服啊,如果各地官吏能像孙大人一样,那大明中兴可就指日可待啊。
孙承宗摆摆手道:刘大人抬爱了。正所谓“食君之禄,为君分忧”啊。
这天夜里,礼部侍郎钱谦益的府邸之中,气氛不比以往。钱谦益放弃了平日诗酒流连,歌姬助兴的消闲方式,匆匆吃完晚饭,便回到了自己的书房;钱府的家丁也确实得到了命令,除了指定的几位客人外,其余的拜访者一概不见。
不到半个时辰,吏部给事中章允儒,瞿式耜;御史毛九华,房可壮先后赶到,聚集在钱谦益的书房之内。
钱谦益是主人,先道开场白:各位,皇上前几天下诏会推阁臣,此正是饿哦东林一脉争取入阁,实现我等为民请命,治国平天下的大好时机,我东林在朝人数还不多,但我们戮力同心,与奸邪之徒全力周旋,也并非没有一番作为。诸位以为如何?
瞿式耜说道:自遭魏阉摧残,东林人才凋零。皇上诸灭魏,客,引用正直之士辅佐。此次会推,正是扩大我东林影响,扶正祛邪之时。
章允儒接口道:闲言少叙,咱们商量推举谁才能令人信服吧。愚以为,故礼部尚书孙慎行操行峻洁,名冠缙绅,慎行资历声望俱深,若蒙点用,实为朝廷之福啊。
其余人等都连连点头,表示同意。
毛九华接着说道:依我之见,钱公机智博学,风流倜傥,为官清正,乃我东林才子,如今有供职礼部,正宜入阁办差。
钱谦益微微一笑,默认了对自己的评价,接着道:如今孙承宗大人圣眷正浓,户部尚书曹如汴大人也颇手重用,再说这两位大人声望资历不浅,理应受推入阁。
接着众人有商议推荐与东林一向友好的吏部侍郎成基命,礼部尚书何如宠等人。
章允儒又提出另一个问题:吏部尚书王永光资历极深,似该当会推之选,诸位以为如何?
钱谦益表示赞同,说:王永光虽然与东林没什么交情,但他立身也还干净,而且老谋深算,卖给他一个人情,也还可以。
这天夜里,钱谦益的书房里的灯光一直没有熄灭,几位东林干将仔细揣摩,拟订了一个自以为滴水不漏的会推名单。他们要以此为标准,全力影响会推,把声望和才干很好的钱谦益,孙慎行等东林名宿送如内阁,以实施他们的政治主张。
第二天的朝会上,崇祯皇帝与内阁,六部的官员们讨论了修筑蓟镇防务与成立火器司衙门的细节问题,孙承宗起草的方案得到了皇上的全力支持,虽然曹于汴一直叫苦说户部银两不够,但还是拿出了五十万两白银,皇上又从内帑之中拿出五十万两,火器司衙门总算是成立了。之后又调用徐光启主理火器司衙门。
又过了几天,内阁,吏部,都察院联合递上会推阁臣的名单。在这份名单中首列兵部尚书孙承宗,次为钱谦益,后面依次是孙慎行,曹于汴,成基命,何如宠,王永光,郑以伟,。李腾芳,薛三省,盛以宏等十一人,东林所推举的的人都在名单之上,但是有资历上名单的周延儒和温体仁却榜上无名,理由是威望不足。
这令周延儒和温体仁十分不满,尤其是温体仁,温体仁是万历二十六年进士,为官已经三十多年,从翰林院编修一直做到礼部尚书协理詹事府。在满朝文武之中,除了吏部尚书王永光是万历二十年进士,比他早六年外,就数他温体仁资格最老。
温体仁早就听说东林会影响会推结果,但没有想到这次东林会做的这么绝。想自己在朝三十多年,一直清正谨慎,连魏忠贤都没有找到借口贬斥自己,而东林却在他逐步熬到政治生涯的高峰的时候,毫无道理的把自己关在内阁大门之外,这口气他怎么能咽得下,温体仁这回是真的怒了,他决心与风头正盛的东林斗上一斗。如若能站得上风,就压一压东林的嚣张气焰;若站不上上风,也要把水搅浑,给东林添得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