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天赐良机(1/2)
江风徐徐,夜尽,天近明。i
长江之上,两艘官船溯江而上,缓缓而行。船头上,韩怀秋负手而立,遥望着北方,却是一脸心事重重之状。
说心里话,韩怀秋尽管对赵构和他的小朝廷充满了厌恶,但他却并不希望这个小朝廷被金人覆灭,因为到了那个时候,深受其祸的,无非还是那些芸芸百姓。
而大宋亡了,他韩怀秋又当如何自处,别的官员可以降金,而他,以那杀子之恨,完颜粘罕是绝不会放过他的。
况且,韩怀秋岂又甘愿臣服于那些野蛮人的脚下,他宁愿轰轰烈烈的战死,也不会向胡虏屈服。
所以,他在将梁红玉送往了镇江府之后,即又带了几十个弟兄回往江北,希望能在最后的关头做些什么,也许还能够挽救一下这个令他厌恶的朝廷。
镇江距扬州很近,韩怀秋本想由大运河从水路去往扬州,但扬州附近的水面,尽皆被官府征集来的船只拥堵,行船十分不便,韩怀秋只好选择了去往瓜洲渡,改由6路前往扬州。
“大哥,咱们还去扬州做什么,官家他是自作自受,咱们还管他做甚。”身旁,气呼呼的宋宪埋怨道。目睹了朝廷种种弊病之后,这个武夫对当今圣上也开始极度的不满。
李政白了他一眼,道:“你懂什么,大哥这不是去救官家和朝廷,他救的是天下黎民百姓。你也不想想,扬州那么多人,若是给金人攻下了,那还不得血流成河啊。”
韩怀秋却是哼了一声,道:“其实我们不是去救别人,我们是在救我们自己。”
那二人皆是一愣,不解韩怀秋话中深意,这时,牛皋从后面走来,听到他们的对话,便道:“韩兄的意思其实很简单,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牛皋的见识显然比那二人高一筹,韩怀秋笑了一笑,也不再多言。
二人说话之间,瓜洲渡已在眼前,韩怀秋便令两艘船准备驶入码头。
这瓜洲渡本是长江北岸的重要渡口,平日里自是船进船出,十分的繁忙,但此时正值天明时分,况且长江下游的船只,多被朝廷征调往了两淮,故而在这个时候,瓜洲渡口竟是看不见一艘船影。
船距河岸尚有百步之时,借着蒙蒙的光亮,隐约瞧见码头上有一队人马正朝这边招手,还听到有人在喊:“那边的船快过来,载我们过江。”
宋宪以为是些过河客,便是扯着嗓子吼道:“老子们是官船,不管渡江的生意,别嚷嚷了。”
但岸上的那些人似乎很急,完全不顾宋宪的喝斥,仍是叫喊个不停。
不多时,船已驰近,缓缓的靠向岸边,宋宪没好的冲那帮人叫道:“你们他娘的有病啊,说了是官船,还没……”
“且慢!”话未说完,已被韩怀秋喝止,因为他已经注意到,岸上的那些人并不像是普通的过江客,瞧他们的着装,竟多似宫中侍卫一般,这令韩怀秋疑心大起。
就在他话音刚落之时,忽然见到码头大道北方尘烟大起,似乎许多人马狂奔而来,韩怀秋用他的望远镜一看,不由大吃一惊,急道:“是金兵,来得好快啊!”
果不其然,片刻之间,来者的身影便看清,约金人一百多骑,策马狂奔,径望渡口这边杀来。
船上之人皆是变色,牛皋惊道:“没想到金人来得这么快,莫非扬州城已陷落了不成。不可能啊,若是如此,必可见到烽烟,沿江也当漂下尸体才对。”
韩怀秋眉头一皱,道:“金人先抢占了瓜州渡,扬州官民就绝了一条南逃,他们这是要一网打尽。”
“大哥,那咱们该怎么办,还要去扬州吗?”李政问道。
这个时候,恐后一切都已经晚了,金人既已攻来,那凭他们这几十号人,根本无法挽回大局,唯今之计,也只有听天由命了。
韩怀秋正待要令掉转船头回镇江,但那岸上一队人马,见着金兵从后边杀来,却是惊得狂呼乱叫,个个趴在岸边,乞求他们救他们上船。
韩怀秋扬眉瞅了一眼金兵,离码头还有数箭之地,他们似乎还有机会靠岸救人。
“妈的,救一个算一人吧,算你们运气好。”韩怀秋遂令船立即靠岸,边是叫将船板放下,边令宋宪等于船上放箭,阻挡金兵的逼近的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