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鸦片大宋 > 第七十七章 三策

第七十七章 三策(1/2)

目录
好书推荐: 星辰妖孽 现代召唤师 霸武仙道 异界之风临五行 魔武征途 弑道之旅 异能隐帝 太极惊神 家有外星人 末世掌控者

张浚的建议,却令在场人之为之变色,那汪伯彦第一个跳出来道:“张参赞,你也太过份了,竟然敢让陛下下什么罪己诏,你到底居心何在!”

张浚泰然无惧,道:“汪知府,你眼下已不再是宰相,我要向陛下提什么意见,似乎轮不到你来管吧.”

张浚之言如针芒一般犀利,汪伯彦面色一红,硬着头皮道:“忠君之道,无论官任何职都要谨守,我虽已不是宰相,但你令陛下颜面蒙羞,我却不能不管。”

张浚哼了一声,道:“如果不是汪知府的种种不当之举,陛下又岂会遇到这般不利的局面。”

反正皇帝已经把责任推到了汪伯彦身上,张浚出言相讽,汪伯彦心觉委屈,却干吭的没办法反驳。

赵构赖得为他们之间的争执而伤神,却道:“张爱卿,朕身为九五之尊,这罪己诏一下,岂非皇威扫地,你这提议只怕不妥。”

张浚不惧皇帝的意思,正色道:“陛下此言差矣,天下人皆知,此番两淮的溃败,罪在两位宰相处置不当,陛下下一道罪己诏,不但能让天下臣民敬佩于陛下的自省之心,亦可鼓舞民心士气,如此,非但不会有损于皇威,反而会令陛下的圣威更盛。”

赵构听着似乎有理,便问其余大臣觉得怎样,众臣心中皆念着皇帝在扬州弃他们先逃之事,多少怀有些怨意,便纷纷附合张浚之词,赵构虽不太情愿,却也只得道:“好吧,那就依爱卿之言,这一道罪己诏,就由张爱卿替朕拟了吧。那么,这最后一件事又是什么?”

张浚道:“这第三件事头等重要,臣以为,陛下当选定京师,唯有如此,方才能安天下人之心。”

赵构自继位以来,从南京迁至扬州,从扬州迁至杭州,居无定所,这对于稳定中枢,坐控天下是十分不利的,其实他也早有确定京师的想法,只是碍于当初宗泽一再的请求回銮东京,所以才一拖再拖。

张浚既是提及此事,赵构便道:“那爱卿以为,朕当定都于何处?”

张浚胸有成竹,道:“定都之事,有上中下三策。西幸巴蜀,定都于汉中,用陕西之兵,留重臣使镇江南,抚淮南,破金贼之计,回天下之心,是为上策;定都武昌,襟带荆湖,控引川、广,招集义军,屯于上游,扼据形势之地,密约河南诸路豪杰,许以得地世守,是为中策;而定都金陵,备御江口,通达漕运,精练水军,激励将士,观敌事变,预备迁徒,是以为下策。”

张浚这三策,真是字字珠玑,韩怀秋听之,深以为妙,暗想这张浚确实有些大略之才。

自三国以降,偏安江南者,定都金陵者,最终的结果无不是坐等灭亡。据武昌中游,据荆襄平原,则守有余而攻不足。唯有占据关中,才是攻守自如,方能争夺天下。

在韩怀秋看来,如果赵构是一个有恢复之心的帝王,迁都川陕应当是最佳的选择,但很显然这个人不是。

果然,赵构听罢张浚这三策,脸色一下子阴了下来,挥手道:“定都之事,以后再议吧,朕累了,今天的朝议就到这里吧。”

众臣只得告退,韩怀秋也跟着告退,却被太监传话留下,众臣散去之后,皇帝单独召见了韩怀秋。

“韩爱卿,今日朝议之上,你为何一言不?”赵构笑道。

韩怀秋道:“回陛下,此等军国大事,臣不敢妄议。”

赵构手一摆,道:“韩爱卿你有勇有谋,朕对你寄予厚望啊。这迁都之事,不知你有何看法。”

韩怀秋知道,历史上,赵构是在一片反对之声中,强行的将都城定于杭州,从而确立了南宋偏安的国策。尽管韩怀秋赞同张浚的上策,但他清楚,即使说出来赵构也不会当回事的,既然如此,何不顺着他的意思呢。

清了清嗓子,韩怀秋便道:“川陕、荆襄都是金人将来可能主攻的方向,而金陵虽前有江淮之险,但若荆襄有失,金人顺流而下直取金陵,那国家岂不危矣,自古以来,由上游攻取金陵的例子数不胜数。所以臣私以为,此三地都不足为取,倒不如就定都杭州。”

韩怀秋之言正中赵构下怀,他喜道:“韩爱卿果然见识不凡,你的提议与朕不谋而合,朕也早有定都杭州之意,只是那些大臣们鲜有能体会朕的一片苦心,唉!”

他赵构能有什么苦心,无非就是想偏安江南而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民国:王牌飞行员 长津湖:从新兴里打到汉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