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1/2)
临近毕业的时候,柳燕和她的同学们进入了实习阶段。她所实习的医院距离学校的距离,也就是公共汽车的三站地,对于年轻人来讲,不是很远,因此,第一天上班,柳燕选择了步行。大街上,行色匆匆的、等车的、背着书包上学的、边走边吃早点的,人们形态各异,奔向的工作学习岗位不同,人流的走向自然纵横交错。
不大功夫,柳燕已经远远望见实习医院高耸着的门诊大楼,姑娘心里思忖:这是我走向社会,步入医院的第一步,也仅仅是个开端,往后工作的路途是遥远的,医生的职业是艰辛的,我现在只是万里长征的起点……
柳燕前面十米的台阶上,一位行走着的五十多岁的中年男人,渐渐的放慢脚步,随之,身体显得有些摇晃,男人收住脚步,一只手扶住楼房的墙壁,看得出来,他是在勉强支撑着自己的身体,努力使身体站稳。然而,力不从心,那个男人缓缓栽倒在地下,附近走路的几个人站住脚,低头查看完男子的状态,都说是可能突然发病,一个年轻小伙子飞也似的跑向医院求援。待柳燕小跑到近前,查看男子,见他双眼紧闭脸色发青,柳燕俯下身子,伸出右手手掌贴近男子口腔,察觉到有及其微弱的呼吸。柳燕扔下手里的挎包,将男子身体平卧,又用左手轻轻托起患者的头部,把挎包垫的他的颈下,柳燕迅速解开患者白衬衫纽扣和腰带,开始为男子做胸部按压和人工呼吸。两分钟后,患者呼吸量有所增大,又过了一两分钟,医院的救护车驶来,几个身着白大褂的医生护士,从救护车上取下担架放置患者身边的时候,一位医生看看患者说:“是章院长,赶快抢救!”在医护人员往救护车上抬患者的时候,围观的人指着柳燕说:是这位姑娘抢救了患者。医生赞扬说:“那可多亏了她!她救护的时间是黄金五分钟啊……”接着询问柳燕的职业,当医生得知柳燕是本院的实习医生后,招呼柳燕一起上车。待人员上齐,救护车风驰电掣般飞向医院,医护人员在救护车里继续对章院长实施救护。由于救治及时,章院长转危为安。
第二天,当地《晚报》第四版登载了记者写的新闻报道,标题为“路人上班途中发病,实习医生及时抢救转危为安”:
昨天早晨七点四十五分,距离本市中心医院约三百米行人台阶上,一位前往医院上班的人突发心脏病,大汗淋漓昏厥在人行道上,众人围观之时,中心医院的实习医生柳燕恰好经过此地,在危机时刻,柳燕首先俯下身体察看病人状态,在为患者解开衬衫纽扣、放松裤腰带的时候,呼喊围观人员散开,利于空气流通,缓解患者病情,然后,柳燕为患者做腹部按摩和人工呼吸,四分钟后,医院救护车赶来,患者被及时送往医院。据悉,心脏病患者发病的五分钟内,是最佳的救护时间,医学上称黄金五分钟。无疑,柳燕对患者采取的及时救护,对患者病情的缓解起到很大作用。经过治疗,现在患者已经度过危险期,据医院医务人员透露,该患者为中心医院章院长。
这篇报道让柳燕名声大噪,赞美之词布满城市的大街小巷,市中心医院和柳燕所在的大学校园,成为议论这件事情的中心。
几天后,章院长身体恢复得比较好,独处一间病房的他,自然想起给予自己心脏病及时抢救的实习医生柳燕。
和煦的阳光透过薄薄的豆绿色窗纱,柔和的铺陈在病房里,绿色的植物、雪白的床铺、整洁的沙发茶几,被披上浅浅的绿光,房间里显得几分淡雅庄重。身着白大褂的柳燕,两只脚刚刚踏入病房,眼睛还没来得及欣赏房间的风格,她的右手早被章院长一双温暖的大手紧紧握住,章院长炯炯有神的一双大眼睛端详柳燕几秒种后,摇晃着柳燕的右手,嘴里不停说着感谢话:“柳燕啊,真诚的谢谢你!及时救护了我,我们医务人员都知道,心脏病人犯病后,最初的五分钟是救命的黄金时间,错过了机会,后果不堪设想啊……”章院长的感谢和热情,让柳燕产生了那么点儿腼腆,她解释说:“章院长过讲啦,您是医院的领导,应该知道,我们医生的天职就是治病救人的,如果换个其他医生看见您发病,也不会袖手旁观的,您想啊,哪位医生会见死不救啊。”当两个人分别坐在两张单人沙发上,章院长询问柳燕的家庭情况和将来的工作去向时,章院长说:“柳燕啊,我有一个想法,不知道你同意不,等实习完毕,你也面临着毕业,到我们医院来工作,你看怎么样?”柳燕姣好的面容上呈现出微微的笑意,略微思考一下说:“章院长,我真诚的谢谢你的一番好意!我是来自农村的大学生,虽然我的父母不是农民,但是,我从小目睹到农村缺医少药、农民们看病难的现实,在我小学读书的时候,心灵上就萌发一个想法:将来长大了,做一名医生,为农民解除病痛。我觉得我应该遵守自己当初许下的诺言,毕业后回到家乡工作,把自己所学到的医术奉献给生我养我的父老乡亲。”柳燕的一番表白,为章院长一张本来平静的脸色涂上疑惑,因为眼前这位姑娘的回答,有点儿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但是,疑惑在章院长的表情上,仅仅存在三两秒钟,马上章院长的脸色又进入常态,他用理解和鼓动相结合的语言朝柳燕说:“想不到我们的燕子有自己宏伟而平凡的理想和抱负……这么说吧,柳燕,做为医院的一名领导,我还是比较支持你的选择的,毕竟我们国家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人口占据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有的时候,我也在思考一个问题,农民种地养活了老百姓和各级领导,包括我们医生护士,可是,当前在医疗卫生事业上,农民们的待遇的确处在劣势状态,这种局面应该改变,我想慢慢也会得到改变的。如果换一个角度思考这个问题呢?我们医院每天就诊的人员中,也有很多农民患者吗,我们的医护人员不也在为他们服务吗,只是距离偏远地区不能前来就医的农民相对远一些。另外,我们也需要考虑自己切身的利益,同样的学历同样的水平,在大医院接触的患者多,医疗设备先进,医疗技术提高会更快呀,柳燕,你可要三思而行啊!”
显然,章院长的话语当中,鼓励柳燕毕业后留在城市大医院的成分,大于理解她回家乡行医的成分。
柳燕微笑着询问章院长身体恢复状况的时候,病房的门开启,一位文质彬彬鼻梁上架着一副近视眼镜的小伙子走入病房。柳燕礼貌站起身,用眼睛询问对方是谁。章院长手指小伙子向柳燕介绍说:“这位不是外人,是我的儿子章鸣,在出版社做编辑工作……”
章鸣……猛然间,柳燕脑海里浮现出梦境当中的情景:校园甬道上、身材矫健的小伙子、柳树上燕子鸣叫、湖水中荷花斗艳……
柳燕的一双眼睛盯在章鸣脸上,反倒让小伙子稍稍垂下头。
章院长往下说些什么,柳燕几乎没有听进耳朵中去,直到章院长把柳燕的身份,以及柳燕及时救护自己的情况介绍给章鸣,她的眼睛才从章鸣的脸上移开,面对小伙子的感谢话,柳燕连声说:“这没什么,是我应该做的,不用客气……”
不置可否,柳燕把章鸣当做了梦境中的白马王子,因此,当章院长让章鸣作陪,晚上设宴招待柳燕的时候,她没有推辞。
餐厅包房里比较安静,幽暗灯光照耀着餐桌上的美味佳肴,看来章院长对菜肴是做了选择的:雪衣豆沙、清蒸武昌鱼、蒜薹炒肉、鸡蛋炒西红柿、麻婆豆腐……都是柳燕喜欢的可口菜和家乡菜。主人满面春风,客人面颊上呈现微微笑意。主客频频举杯之际,章院长没再向柳燕提起毕业之后的工作去向,而是以长者的身份关切询问柳燕:个人生活问题考虑过没有?本来在两杯啤酒的作用下,柳燕的面色已经染上微红了,听完章院长的问话,脸上的微红又染上了嫣红,姑娘稍稍埋下头说:“还没有考虑过,刚进入大学校门的时候,我给自己定下规矩,时间和劲头用在学习上,大学学习期间不谈恋爱,所以……”章院长笑笑说:“大学期间,时间和功夫用在学习上,这没有错,不谈恋爱吗……也不是你的毛病,说实话,我还真不大喜欢过早谈恋爱的孩子,可是,柳燕啊,现在你已经面临着大学毕业了,也该是考虑个人生活问题的时候了,恋爱婚姻毕竟是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的必经之路啊。”柳燕默不作声,她内心里在思考着章院长语言的用意,眼睛不由自主朝章鸣的脸上闪了闪。
酒精在章院长身上发挥了作用,语言随之渐渐增多:“柳燕啊,我这个人说话向来比较直率,不喜欢拐弯抹角……”说到这里,章院长眼睛瞅瞅章鸣,目光接着又转向柳燕:“如果你和章鸣两个人对对方都没有什么意见,是否可以处一处……”
柳燕羞涩的埋下头,一双眼睛紧盯着眼下的黄色液体;章鸣目光瞅着父亲,眼睛的余光闪烁在柳燕姣好的面容上。
“当然了,这件事情需要你们两个人在自愿的基础上,我这个当老人的、当院长的,不能搞包办啊……”章院长不住的表白。
睡梦当中的情景,反反复复演绎在柳燕的脑海里,眼前的章鸣会不会就是梦境中的白马王子呢……沉浸在疑惑中的柳燕决定:无论眼前的章鸣是不是那位鼻梁上佩戴眼镜的章鸣,她都要试一试,争取找到梦境当中的白马王子。
姑娘的沉默意味着同意,章鸣也表示可以与柳燕相处。
新闻记者的耳朵,连睡觉时都是竖着的。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但是,他们的耳朵往往也有竖偏的时候。柳燕与章鸣的恋爱刚刚拉开序幕,星期天,《晚报》上报道这样一条新闻:
本报讯:本月十五日,本报曾报道“路人上班途中发病,实习医生及时抢救转危为安”。现在,本报记者得到最新消息:有人称救人的实习医生柳燕是章院长的准儿媳妇,章院长发病的时候,两个人同行,并不是偶然相遇。还有人称:本报的报道没有出入,柳燕与章院长确实是偶然相遇,因此相识后,柳燕才与章院长的儿子交往的。
早晨,柳燕与马立媛一边拾掇寝室,一边交谈着,因为面临着大学毕业,交谈的内容自然扯到就业去向上。当柳燕谈到毕业后准备回家乡工作,要为农民们解除病痛。马立媛一百个不赞成:“柳燕,我怀疑你是不是精神上存在问题,你要知道,有多少人挖门子盗洞,往大城市里奔,你可倒好,用不着谁动员,自己朝农村钻,你还年轻,认真考虑过自己将来的前途命运没有?”
“我不是同你讲过吗,早在上小学的时候,我就下一条决心:努力学习,长大了做一名医生,为农民们解除病痛。”
“小时候,你的一篇作文、一则日记上胡乱的记载,你就当真啦?真是……我可不像你,放着人家给你安排现成的城市大医院不去,偏偏相中家乡的农村,我可得想方设法回我的家乡……”
“你看你,不也是惦记着回自己的家乡吗……”
“我的家乡是在东北的大城市啊,那里白天车水马龙,晚上霓虹灯五颜六色,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街道两旁绿树成荫,再者说,那里的大医院医疗设备齐全,教授专家技术精湛,也利于本人的发展啊……柳燕,你考虑过没有,就是你愿意回农村老家,章鸣会同意你的选择吗?他会老老实实与你一起回到农村去工作吗?他去干什么?难道做乡下的编辑……”“……”柳燕还要争辩的时候,一位女同学开门而入,手里拿着一份《晚报》呼喊:“柳燕,你又上报纸了,接着报道,简直成为电视连续剧了,你是剧中的主人公……”女同学展开报纸,手指版面上登载的消息,让柳燕马立媛两个人阅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