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贼 > 第四百八十章 推心置腹

第四百八十章 推心置腹(2/2)

目录
好书推荐: 网游之幻梦星空 冰魔诀 黑宅狂想 尘世巅峰 绝色生枭 洪荒之弑神枪 无敌穿墙术 穿越秘录 武逆之道 疯狂的扳指

张四知在灌了两大口茶之后终于缓了过來。长长的出了一口气。颓然道:“好好好。老夫争不过你。念在同僚一场。也不能撕破了脸。江南织造局贪污一案老夫不追究便是。不过李信按兵不动一事。老夫却要一查到底。”

……

锦州。李信拉着孙鉁和他谈了整整一上午。从高阳到山西又到锦州。说起來这一年的经历却是让人唏嘘不已。

“李将军为国事奔走。孙鉁看在眼里。心里却是着实敬佩的紧。说起來惭愧。多少饱读圣贤书的举人进士们都沒这般心志。大明啊……”孙鉁沉默半晌才缓缓道:“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啊。”

“你们武人其实也好。用不着操心朝廷上那些烂事。就说钱粮这一节吧。大军动与不动每一天都要耗费粮食数以万计。你们便只管打仗。可这大明的家却不好当啊。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在你我就是那巧妇啊。”

本來说的好好的。权且闲聊。孙鉁如何又往朝政上提了起來。再说。这也不是一个文官该与武人说的事情啊。

“二公子的意思是。朝廷沒钱了。”

李信对孙鉁一直保持了在高阳时的称呼……孙鉁似乎也不反对。甚至还有欣然接受之意。或许在孙鉁看來。李信称他为二公子。正是此人念旧的表现。一个武人虽然不能强求他讲究官场礼仪。而孙鉁最为看重的还是内心胜于表面吧。

“孙鉁守在母亲大人跟前四十余载。到现在才出來做官。虽然时日尚浅。却是知道朝廷根本就是一个大泥潭。一脚踩进去就算你想拔也拔不出來。在这大明朝想做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事。便不能秉持圣人那一套出淤泥而不染。是要和光同尘的。是要同流合污的。”

李信心道。你才看出來。想在大明朝做点事就得先搞政争……把反对的人都踢出去才不会有人掣肘。这一年來。李信在山西为官。自是深受其害。深有感触。

“二公子何以如此悲观。大明朝不是也出了个海瑞吗。”

“海瑞。清则清矣。刚则刚矣。却是于时局无补。”

李信沒想到。孙鉁的看法居然更贴近世俗。一味的刚猛而不知妥协。最后可能什么事都做不成。就像海瑞一样。就连能臣如张居正者都十年而不用之。如此便可见一斑。

“尧舜禹汤。圣人那一套读书立说可以。拿到朝中來做事却是不成了。这也是孙鉁因何四十余载不愿出來做官的原因所在。”

孙鉁如此推心置腹。让李信大为感动。或许他真的将自己当作了一个普普通通的武夫。以为自己听不明白吧。但随即李信便否定了这个想法。连他自己都会相信的。

“今夏大旱。粮食绝收。今秋和明春怕是又要饿蜉遍地。朝廷又连连加征饷银。百姓们苦啊。弄不好明年又不知有多少百姓被逼到流贼那里去。”

这番话若是在朝中说出來便是大逆不道。可李信却清楚孙鉁说的是实情。不过。这一点李信是早就有所准备了。

“二公子。别的省份不敢保证。至少在山西。今秋和明春不会出现饿蜉遍地的惨况。”

孙鉁大为奇怪。看向李信。

“哦。如何这么有信心。难道今年山西的雨水丰沛不成。”

李信摇头。“非也。今年山西一样大旱。几乎是滴雨未下。不过山西今年搞了庞大的灌溉工程。又改种了玉麦这种高产作物。虽然收成未必及得上丰年。但一定不会出现青黄不接的惨况。”

孙鉁似乎大吃一惊。又详细的询问了李信是如何修建的灌溉工程。这玉麦的特殊脾性与产量。问的很细。李信答的也很细。直到此时此刻。他才恍然。这李信除了能带兵打仗。居然还是个经世致用之才。

搁在唐朝以前。那绝对是出将入相的人才。可惜这是大明朝。非科举出身的武人就算可以封侯拜将。也决然入不了内阁。掌不了政事。朝廷也断然容不下他继续料理民事。

种种念头在心中起伏。久久竟然又颓然一叹。

“二公子何以叹息。”

“孙鉁只怕此战之后。李将军……”孙鉁忽而一扫满脸的忧虑。转而振奋精神道:“不说这些了。鞑子眼看便要围城。更是势在必得。你我可要准备好了应对这一难关。”

忽然有军卒來报:“孙中丞。孙中丞。出事了。洪部堂让您赶紧过去呢。”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