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忙碌的十月(一)(2/2)
“行!咱这去厂里?”张大年指的是食品厂要收购牛蒡,张杰刚才就是从收购牛蒡的现场被叫回来的。
“走,我不去不放心。”
新建成的食品厂外面是两米多高的砖石围墙,从外面只能看到两个蓝色的钢结构仓库和一个顶棚是透明板制成的钢结构车间,三相电通过王大庆跟县电业局的协调,也架了专线扯了过来,此刻先期招好的几个工人正穿着统一的蓝色工作服在厂门口过称,孙晓刚则挨个的看过称的牛蒡质量如何,该按照那个档次算钱。
瘦小的张友山套着宽大的蓝色工作服短袖挂,有些滑稽的味道,可他的脸却紧绷着,仔细的挑拣着牛蒡,稍微有些刮擦或者粗细不均的,他都给跳出来放在二等的称上,惹得村民都有些不满。
“张友山!你挑的也太细了吧,就这么点毛病你还单挑出来。”一个标准农村妇女打扮的大婶,用高八度的音阶把话从喉咙里吼出来,引起一片附和。
“这张友山看咱不顺眼,换个人验!”
“对,换人验。”
张友山听到这些人的话,不乐意了,“别咋呼,说句心里话,二等品的价格,你平时能卖出去一根不?卖不出去的东西,张助理帮大家卖出去,厂子就建在家门口,你们还往里掺点孬货,你们拍拍良心!”
张友山吼完,那些大婶大妈都不说话了,若是不收,这些牛蒡就只能留着自己吃,谁不想换点钱呢!张杰远远的从后面看到这里的情况,对张友山的印象改观了许多,这个男人以往的酗酒,是对自己无能的一种痛恨,有了新的希望,他应该是个可以一用的人,知恩图报之人越来越少了!
张杰没有跑过去跟大家说什么都按照一等品算,在多给一些之类的话,如果这样做了,钱虽然不多,但坏了规矩,让这些刚刚有些醒悟的大婶们又有了钻空子占小便宜的心理,为以后的工作带来麻烦。
躲在人群后面的张杰还是被人发现了,几个大婶推了推其中一个年级稍小些,但怎么也有三十五六岁的妇女,她扭捏了几下,还是走到张杰旁边,问道:“张助理,俺们知道这厂子是你从市里拉来的,能不能去问问外村的牛蒡收不收,我们几个都是外村有亲戚的,他们托俺问问。”
这个问题张杰和孙晓刚早就讨论过了,最后的意见是暂时先把张家集的牛蒡都收起来,正式生产之后在开始收外村的,若是一开始盲目收购太多,不仅储存起来是个问题,资金压力也会很大,虽然现在房地产市场火爆,齐东父亲不差这点,但总不能给自己添麻烦。
“这位大嫂,这事不用问,我知道,等收完咱村的,大概再过半个月,就可以收购外村的了,那个时候会通知的,你们等消息就行。”张杰说完话,这妇女千恩万谢的跑到女人堆里去宣布了,一时间吵闹声又把厂门口变得如同一群鸭子在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