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合资食品厂(求投资)(1/2)
“建军,咱两家先合起来干,今年赚下钱了,在各干各的,你说咋样!”
“行啊,这有啥不行的,我家里人少,合起来干,正合适!”
萧楚的担心多余了,各家各户,虽然都没干过,可大家有办法。
一家不行,就两三家弄一个,费用分摊开来,家家都出的起。
“我得把我家的小子,留在家里,不让他出去干了,挣不了几个钱,心都跑野了!”
“我家也是,今年还要扩大养猪,养鹅,我看孩子上不上学都不重要了,挣钱要紧啊!”
老支书一听,连忙摆手:“不要胡扯,不让孩子上学,这是耽误孩子的前程,你没看小楚,考上大学,就等于是国家干部了,不敢有这样的想法!”
虽说这几年实行了计划生育,可是小东河村家家的孩子们,早已经长大了。
少的一家,兄弟姐妹三两个,多得一家五六个,甚至七八个都不算多。
因为家里孩子多,地却少得可怜,孩子大了,要娶媳妇,可没钱,只能出去找活干,可外面的钱哪有那么好挣得。
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只能勉强把嘴糊住,甚至混得不好的,还要家里贴补。
因此,小东河村,有了出路,让孩子在家,种地,养猪养鹅,比出去混强得多。
有几户人家,家里有亲戚在外面,日子过得还不错。过年时,走亲戚,亲戚之间,难免打听一年的收入,小东河村的家庭收入,要比外面上班挣得还多。
因此,八五年春节过后,家家户户都不在让孩子出去挣钱。
尤其是,今年第一天,中央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决定改革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从1985年起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
市场收购,就意味着农产品正式可以自由买卖了,不在受到诸多限制。
萧楚带着乡亲,用早几天运到的塑料薄膜,加上购买的竹子,搭建了示范蔬菜大棚。
村民们,看着低矮的蔬菜大棚,全都有些茫然。
“这玩意,这么矮,干活都直不起腰啊!”
“你长得高,直不起腰,最多低头而已!”
村民们议论纷纷,不过,对蔬菜大棚这个新鲜玩意,还是抱着极大热情的。
蔬菜大棚的用地,是一块事先选好的地,已经深翻,搂掉草根,石块等杂物,还掺了防治病虫害的妖物,地面平整,一切准备就绪。
“乡亲们,这一次,咱们利用这三个蔬菜大棚,主要是作为育苗地。大家看到效果就明白了!”
萧楚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确定了两个主要种植的蔬菜品种,一个是西红柿,另一个是黄瓜。
这两种蔬菜,价格相对较高,而且价格稳定,不会出现忽高忽低的现象。
种子种下去,萧楚又单独在蔬菜大棚附近种了一小块地,用做对比。
五天后,效果出来了,齐鲁省相对暖和的早一些,野草如今已经绿油油的。
二月中旬,种菜还是有点早。蔬菜大棚内的黄瓜苗,西红柿苗长势不错,而外面的菜苗稀稀拉拉,长势还弱。
“大家伙都来看看,咱们蔬菜大棚里的苗长势多喜人!”
老支书亲自带着大家伙,参观蔬菜大棚里菜苗的长势,大家看过之后,确定这新玩意确实很不错。
“老支书,这样看来,咱们弄蔬菜大棚,一年下来,最少能够多种三茬蔬菜,就算一斤菜净赚一毛钱,累积下来也是不少的一笔钱。”
“是啊,老支书,小村长带回来的蔬菜大棚技术,真是不错,今年下来,我明年自己干!”
村民们,看过蔬菜大棚的效果,鼓足了干劲,准备大干一年,明年彻底打个翻身仗。
萧楚赶在开学前一周,回到了海洋大学。他已经计划,在厂子附近,弄一个自己的温室,他要开始培育品质更好的农作物。
“弟弟,你怎么才来,市食品厂的事情有下文了!”
“这么快?”萧楚有些意外。
“快,你看着吧,年中的时候,这件事情,能够定下来,就已经很不错了!”
萧楚想了想,点点头,这件事情肯定没那么快,这其中牵涉到很多方面的问题。
第二天,萧楚和姐姐来到市政府,见到了负责此事的副市长。
“萧楚同志你好,这位应该是你的姐姐萧淑娴同志吧!”
“是的!”萧楚回答。
“嗯,不错,都是年轻有为的同志,”副市长说了两句闲篇,开始进入正题:
“是这样,两位同志,根据市政府上报的合资报告,省政府已经同意了。”
“具体情况是这样,市食品厂已经在年后开始资产统计,将根据现有人员,进行股份分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