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总司令的年货(1/2)
瑞一点都没有为蒋介石担忧过,他一准死不了。倒们的手下部队官兵不恨他,也不是国人对他有多么爱戴,更不是**红军不想杀他以泄十年之恨。而是在这个时候,蒋介石还不能死,因为在中国的社会,暂时还没有人能够代替他的领导地位。杨虎城不能,张学良不能,何应钦也别想。即使是**的领袖也无法填补失去蒋介石之后的真空,不是说将来不可能,但至目前这是不争的事实。英美两国的领袖确实没有看错,当今之后中国,离开了蒋介石,那对中国人来说简直就是一个灾难,好不容易维持的表面上的统一将被彻底打破,内战的风云必将在中原大地重新燃起。英美两国看准了这一点,张杨也明白,中央之所以能够接受戎瑞的建议,也正是基于这一点。留下蒋介石并不是为他这个人,而是于国于民都有好处,这就是政治,当今中国之最大的政治。看不到这个政治问题的人或者政治势力,即使不是幼稚,至少也是不明智的。
对于市井之间的一片喊杀声,戎瑞一笑了之,并没有在意,怎么说都得让人们发泄一下经年的不满嘛。民心固然可以疏导,但对蒋介石恨之入骨的东北军官兵来说,这件事情就不那么好办了。毕竟,他们是一群无家之人,无家也就意味着无畏,连家都没有了,还有什么可怕的,或者说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出来。这是戎瑞担心的,也是张杨两位将军、国民党和**代表团所担心地问题。
周副主席和代表团地首长们在西安的工作时非常忙碌的。他们不仅要做张杨两位将军的思想工作。还要尽力说服国民党代表团,或者据理力争,或者明争暗斗,以使本党和抗日大业能够获得更好的前途基础。戎瑞知道周副主席和几位代表团的主要领导在繁忙的谈判之余,还要抽出相当地时间到东北军官兵中去,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尽力消除他们的不解和不满情绪。这个工作很难。也很艰巨。但在政治思想工作方面,**地经验与能力,戎瑞还没有发现哪个政党或者势力能与之相媲美地。
这一段时期。西安报纸上的评论很有意思。既有声泪俱下主张杀蒋以谢天下的。也有引章论据力保蒋某人领袖权威地,既有毫不留情抨击国民党蒋介石政治**和抗战不利的,也有明目张胆批评**借机谋取立足地盘和发展势力的。倒是对张杨两位将军的个人评价几乎见不到。报纸上这样,广播里也是如此,大概是各方面都在小心翼翼地走钢丝,生怕会出现什么意外的情况吧。戎瑞把这些能够收集到地报纸让文裕保存好,分门归类一边收藏。
“老板。您要这些报纸干什么?”
“干什么?呵呵,文裕。这是历史,我们国家一段非常重要的历史。”戎瑞放下手中地报纸。“孰是孰非,并不是报纸上能说了算的,后世的人们是会有正确评价的。这种评价不仅是针对张杨两位将军,也不仅是针对蒋介石,还会评价我们的党组织。”
“评价我们党组织?”文裕有些不解。
“是啊,虽然我们的组织现在还很弱小,但是在这次事件中,我们的作用是无可低估的,这就是国民党不得不同意我们参加这次和平谈判的原因。”戎瑞对文裕说道。“这种作用不在势力本身,而在于我们党的正义立场,这种立场既符合了全国人民的意愿,也能够够解开这次西安兵谏事件的死结。这一点,恐怕是国民党政府和英美两国也不得不承认,要不然的话,恐怕是连谈判桌的边都没有我们沾的份,呵呵!”
“那倒也是!”文裕郑重地点点头,但戎瑞知道他并不是非常明白这一点,更多的只是基于对党组织的忠诚和信任而已。
“让狼群回窝的命令发出去了吗?”戎瑞笑了笑问道,他没有更多地为文裕解释。
“发了,老板。”文裕点头道。“不过,老板,这个时候怎么就让他们回去啦?”
“我们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是该回去的时候了。我们现在还不能过早地暴露自己的身份,否则,就会授人以柄,有心人是会在这个问题上大做文章的,呵呵!”戎瑞吸了一口香烟。“这一次行动,我们的目的有三,一是阻滞,二是布疑,三是练兵。这三个目的我们都已经达成,这种不温不火的火候刚刚好,足够令何应钦伤脑筋一段时间了,哈哈!”
“是啊,他们倒是爽了……”文裕的神情似乎对红箭大队的战果有些羡慕了。
“咦?……你干嘛这副表情呀,怎么,羡慕啦?”戎瑞当然看出来了。
“没……”文裕脸一红。
“呵呵!……这有什么,有就是有嘛,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戎瑞笑了。“烽火连天的颤抖生活固然是振奋人心的,可是,没有硝烟的战场有时候比那更加残酷,战斗也更加艰巨。我们的工作不仅能够让战士们多获得
枝,更能够让战士们少付出宝贵的鲜血。甚至在某们的工作能够推动红色革命的进程,让那美好的一天更早一些到来,而少付出一些代价……”
“对不起,老板……”文裕郑重地点了点头。
“很好,工作是不分岗位的,在那里都是为革命贡献力量嘛。这一点必须要充分认识,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的人!”戎瑞拍了拍文裕的肩膀。
“是!”-
“中央社消息,军政部长官何应钦将军今日透露,鉴于在英美政府调停人的调停之下,国民政府谈判代表团和叛匪之张杨所部的和平谈判已经取得进展,为表示国民政府地和平诚意。**部队日前已经撤出潼关。脱离于叛匪部队地接触。”-
“啪!……好!”不知是谁兴奋地拍了一下大腿。“这下子是把何应钦这个龟儿子打疼了,哈哈!”
“红箭大队这次把国民党中央军部队打疼了不假,不过,若是因此撤军恐怕是未必。”总司令扫视了大家一眼说。“特勤局特战司令部的战报大家都已经看到了,战果可以说是丰硕的,这很令人鼓舞呀。这几年,咱们红军与国民党中央军部队的交手。这次算是报了一箭之仇了,呵呵!”
“就是!”屋角的一位首长应了一声。
“从这次特勤局组织的‘狼群’行动的战果和战役效果来看,我们当初建立红箭大队地决策是完全正确的。要知道。打这么一场战役规模的军事行动。通常情况下,我们需要至少两个团以上地部队。而红箭特种作战大队仅仅只有一个营稍多一些地兵力,这充分证明了特种作战模式的可行性。我看呀。那些认为特种作战是非正规作战和小打小闹的意见,这回总可以收起来了吧,哈哈!”总司令微笑着看了看大家。
“哈哈!”众人大笑。
“同志们,红箭大队地这次作战行动,再一次证明了主席所创立的游击战理论的正确性和实用性。为我们红军部队今后的发展方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典型战例。这个……谁有烟呀?”总司令忽然指了指坐在身边地红军大学校长兼军团长**。
“烟?”**一愣。“我早没有了,您问他们几个要吧。……咦。您不是不抽烟的吗?”
“是啊,总司令,您怎么要起烟来了?”贺老总笑嘻嘻地举着自己地烟锅问道。
“谁说我不抽烟的呀,呵呵!我只是平时不大抽罢了,再说以前哪来的烟呀,即使有也让你们这帮烟鬼拿走了……嗯,好……哈德门就是好呀,听说西方国家的军队专门有为军队生产的军供香烟呢。”总司令接过一支香烟,闻了闻感慨地说。
“总司令,您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想当初长征的时候,咱烟瘾子犯了还闻过锅灰底子呢,呵呵!”
“总司令说的不假,我以前在国外的确听说过这事。”叶剑英总参谋长点了点头。“苏俄红军的配给里面就有香烟,的确是专门军供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