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一触即发(2/2)
“看来大发国难财的华人还真不少呢,哼哼!”戎瑞哼了一声。
“据可靠消息,在这件事情上,国内一些背景身后的大公司在背后有一些小动作。”沈颖生谨慎地看了戎瑞一眼。“估计跟我们公司的价格政策有关,先生您看……”
“也就是说南洋菲律宾、马来亚、泰国等地的橡胶在短短半年内已经长了一倍了?”戎瑞凝视着车窗外面。
“是的,先生!”沈颖生不知道戎瑞到底是什么意思。“虽然我们靠着之前已经下的订单还可以维持目前的价格,再加上因为美资公司的关系,在税收方面比国内公司要优惠很多,但是照这么下去恐怕也坚持不了多长时间的。孔家的小开、宋家的董经理、陈家的刘经理和蒋夫人的代理已经给我们少了好几次话了,他们希望我们和他们能一起坐下来谈一谈。先生……”
“好啊,四大家族的人都冒出来了,呵呵!”戎瑞忽然笑了起来。“他们找不到我,就找到你这里来了,哼哼!……恐怕这件事情没那么简单,他们这些人平时都是鼻孔朝天走路的人,哪会轻易出面为市场价格的事情说项的。”
“是!”恐怕别人还不敢明目张胆地提出要跟克林福兰谈谈呢,沈颖生暗中嘀咕了一声,表面上却点了点头。
“日本人的眼睛已经盯上南洋的橡胶了,知道吗?”戎瑞忽然冒出来了一句。
“日本人?!”戎瑞的话让沈颖生的心中猛地一跳。“不会吧,他们真敢……就不怕……”
“不不!”戎瑞摇摇头,从口袋里面掏出了一根雪茄。“这个他们倒是不敢,在现在的形势下,他们哪个敢做挖自家墙脚的事情,哼!这个事情,我已经跟孔祥熙说了,小开那边现在已经偃旗息鼓了。真要是敢做的话,老子就真敢拔老虎的胡须,嘿嘿!”
“那就好那就好!”沈颖生松了一口气,克林福兰在上海滩上现在可谓是天不怕地不怕,还没有人真敢跟克林福兰对着干。唯一需要顾虑的是,上海滩上的一些见钱眼开的人昧着良心跟日本人勾结起来,毕竟克林福兰双拳难敌四手呀。沈颖生就算不为国家民族着想,也得为自己的饭碗想想。
和平饭店,戎瑞还是住在原来的那个房间,从这个房间的窗口可以清楚地看见黄浦江的全部景色。不过这一次戎瑞没有住多久,按照他的指示,沈颖生只在和平饭店租了一个晚上。虽然不明白老板这是什么意思,但既然这么吩咐,他也就没有意见了。
“让你到武汉去,你有什么想法没有?”戎瑞从黄浦江的日本军舰上收回了视线,转头对沈颖生问道。
“没有!”沈颖生摇摇头。“只要先生需要,我可以去任何地方,何况还是在国内呢,呵呵!”
“这就好!”戎瑞吸了一口雪茄点点头。“你是克林福兰中国公司的经理,公司在业务方面的事情今后还有很多地方需要你去做。国民政府已经把重庆作为内定的陪都,万一战事不利的话,迁都的事情就会提上议事日程。我们公司的业务也要做一些调整,这些事情之前已经通知你了。”
“我已经收到老板的通知了!”沈颖生点点头。
“中国区总部转移到重庆的事情已经定了,你也抓紧时间把你的家属安排一下,可能你们会有一段时间两地分居了,呵呵!”
“这个我明白,大局为重!”沈颖生笑了笑说。“只是南洋橡胶的事情,您有什么指示?”
“这个你不用担心,呵呵!”戎瑞笑了起来。“日本人的那点小九九谁还不清楚呀,我已经让克林福兰美国公司出面吃下了菲律宾、马来亚今后三年一半的出产量,泰国产量的百分之四十。既然那四家这么积极,咱们也不能不遵守他们所谓的规则不是,毕竟他们背后的人物一点面子不给那是不行的。”
“先生,您真的……”沈颖生张了张嘴吧,他还是头一次听说这么大交易。
“当然!”戎瑞挥了挥手。“不过既然是生意吗,有些资源该利用的还是要利用的,这一次南洋的大单交易基本上没有动用集团的资金,呵呵!花旗银行、美国银行,还有英国几家银行的信贷这次用上了。至于价格的事情,我们就按小开他们的意思办好了。嗯,你以克林福兰中国公司的名义给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个照会函件,就说接到总部的指示,为了支持中国的抗战,克林福兰今后将加大对政府的捐助力度。但有一个条件,那就是每一笔捐助的使用都必须接受我们的监督!”
“这个照会函件的事情没有问题,国民政府会同意的。”沈颖生皱了皱眉头说。“先生,说句不该说的话,我们克林福兰这样大举介入南洋橡胶的事情,恐怕日本方面会作出一些反应的。您是知道的,南洋的橡胶也是日本人一直以来盯得很近的,他们什么事情做不出来呀!当年,上海……”
“极端手段是吧,呵呵!”戎瑞微微一笑,摇摇头。“这种事情小鬼子又不是没有干过,不过颖生,这种事情是难免的,这也是一场战争,是一场没有硝烟的经济战争。与真刀真枪的战争相比,经济战争或许更加残酷,更需要智慧和勇气!我们的国家现在还没有形成合力,想要跟日本人打一场经济战争不仅没有实力和没有任何思想准备。我们克林福兰虽然是一家美国企业,但是我们毕竟是中国人,国家如今有难,我辈自不会也不能漠然视之。虽然已我们克林福兰的实力还绝对不足以跟日本这个狗仔国家相抗衡,但是我们还是要战斗!”
“是!”沈颖生敬佩地叹了一口气。
窗外,黄浦江上的日本军舰缓缓地移动着,探照灯不时地划过上海的夜空。夜幕下,在靠近江边的一座大楼顶上,几个身影悄无声地用望远镜观察着江面上的日本军舰,他们还不时地在本子上记录着什么。
“距离875,航速五节!”
“是,距离875,航速五节!”
……(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