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沙漏(2/2)
命运是如此的神奇。老师在不久的一次调位中,把B调到了A的旁边。A和B成了同桌。天知道B当时有多高兴!因为A的成绩,特别是英语很优异,B一直是“崇拜”着A。和A成为了同桌,不仅扩大交际范围,对于B的成绩也会有很大的提高!
由于“同桌”这层关系,A和B的接触机会渐渐多了起来。A也愿意常常说些心事与B分享。友情在这样的“天时地利”的条件下越来越深厚。A和B成了最好的朋友!
可是,在中学这个花样年华里,青春期悄悄地来到学生们的中间。一天,A告诉B:“我‘恋爱’了。”B没有忘记老师的教导和书上所讲的,难以置信的B望向A,像是听错了在得到求证,又像是大脑空白一无所措。但回答B的只有A脸上甜蜜又羞涩的笑容。
在A的叙述与介绍下,B见过也了解一些关于A喜欢的那个男孩。但B讨厌他!他是初三的学生,成绩不好,总之给人不稳重的感觉!B怕A受到伤害,因为“早恋”是没有好结果的,书上举了很多个例子。而且对方是16岁的“社会青年”,而她不过是天真的初一小妹妹而已。B觉得那个男孩会毁掉A的前程,因为A的前程是很好的。
于是B要求A离开他!可青春期这盲目的“爱情”又岂是说断就断?B以友情相威胁,以眼泪作筹码,都是无用的。那次下课期间,B又去谈过,可结果只有眼泪。当时B伤心极了,眼泪像断了线般夺眶而出。旁边的同学劝慰道:“别哭了,哭会伤身子。算了,就当没她这个朋友!”可这句话反而起了反效果。“没她这个朋友”?付出这么多的感情,没了上哪儿去找?想起往日甜蜜,于是更加抑制不住,趴在课桌前大哭。
上课了,B才勉强抑制出悲伤的情绪,擦干眼泪。可笑的是,却是政治考试,卷子上有一道题涉及到当时的情景。触景生情,B的泪珠子又断了线,眼泪滴在卷子上,那道题上。浸湿了卷子,留下水花的印迹。还剩一点儿沙砾未漏完A和那个男孩最终还是分了。
是老师和双方家长干涉的结果。扼杀掉这段不该发生的感情的那段时间,A始终是闷闷不乐的。B不想看到她这个样子,因为每当这时,B的心里是满满的歉疚。因为,向老师“告密”的就是B啊!有时候,B会后悔,但B还是顶着压力,安慰着A。B想:“只要使A重新走上正确的道路,就算当B最为可耻的”告密者也值了!
后来,B向A坦诚了全部。谈不上原谅,但早已看开的A和B还是很好的关系。一直到现在,她们仍然是最好最好的朋友!
沙砾全部漏完,回忆还在继续……
她们可以——好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