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节 放下一份爱情,等待下一个(1/2)
这两天,天气一直很好,高原的天空格外湛蓝,走在街头,仰望蓝天是一种清爽的享受。作为这座城市的过客,心中有一种无言的惆怅。或是因为流浪,也或是因为爱情。
她终归是放弃了我,原因很简单,因为她觉得我多情,花心,对情不专……,诸多种种,名目繁多,不胜枚举。所幸,她没有说我对她不好。这是我唯一值得欣慰的攒头。
或许是因伤得太深,也或许是因为无法弥补的过错。我必须勇敢的面对这一切,承认这一切。她是一个好姑娘,只怪自己走错一步,没有好好珍惜。即使在事发后,我不停的弥补,不停的改变自己的作风。但是她还是那么固执的认为我没有丝毫的改变,依旧是一个多情的人,而她,也会不时会因我和某个女孩聊上几句言辞而当着众人发怒。这一切我都能容忍,因为我知道,她曾受过伤,我得小心的呵护。
尽管如此,她还是丝毫没有减弱对我人性的剖析,觉得我浑身都是不安全因素,觉得我天生就是沾花惹草之流。其实,我想她错了。在那次事件过后,至少在我的人际圈子里,在我的QQ好友中的每一个女性都可以为我说话,我发誓,绝没有所谓的因为寂寞或是孤单欺骗或者诱惑某人,也绝对没有把她的名字漏掉,更没有把感情当儿戏,做出一些不负责任的举动。分居两地,难免有些不放心,有些猜忌,但我想恋人最重要的是一种信任,没有信任就只会无端的吵闹,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醋意大发。
当爱情结束的时候,我才能如此清晰的去剖析自己,去认识自己。对于她,我同样惋惜而不得不苦笑着放手。我不是怪她什么,只是我同样承受不住如此“软意”的打击。与其如此,不如在事发当日,当面对我奚落,或给我几个耳光,不必用一种假意的怜悯,或是强求自己压抑心中的怒火,用爱去感召什么。这都是自欺欺人罢了。结果终究在一年后的今天以同样的方式结束。多么可悲,可笑而又可怜的两个人。
有人说,恋人就是两只刺猬相互拥抱着取暖。靠得越近,抱得越紧,了解得越深也便伤得越重。我想也便是这个理。我们不能否认爱对方不深,或者没有为对方付出过。但爱情终归是爱情,不是一道客观的数学题,只有唯一的答案,它的行程和结果都是变幻莫测,没有谁能保证它的结果是正还是负,是好还是坏。在爱情的世界里,既然没有唯一的结果,当然也就没有明确的对错。
然而,我想说,对于真爱,对于真正一对想白头偕老的恋人来说。他们必须放下所有虚伪的面具,以及贪婪的欲求。爱情必须是纯洁的,无欲无求,不是为了自己周边的某个环境,某个圈子,或是某个人而活。它必须是两个人的事情。如果摈弃不了这一切,也便谈不上爱情。没有必要走开始的第一步。
在婚姻上,每个主婚人总会这样问,“无论贫穷富贵,无论疾病健康你们都愿意终生相爱,不离不弃吗”简短的一句话便涵盖了恋人旅途的忠贞。这也是相爱的最高境界。但这种境界却随着人类的进步,文明的提升反而不断的泯灭。我们不得不为那爱情的阶梯中老人的一句誓言,为了老伴能更好的走山路,而用铁凿造出千步石梯的创举而感怀,却也不得不为那些傍大款,包二奶,为金钱追名逐利的人而心寒。
对于爱情,我是失望的。在一份失败的爱情面前,我不得不反思自己,责怪自己,甚至于一蹶不振。仿佛好像爱情的一切压力都往身上堆砌。什么出轨,什么不忠一切的缘由不断升级。其实,正如某句话,当时不知是你诱惑了我还是我勾引了你一样。的确,鬼迷心窍,人便在不经意间会换一些同样愚蠢的错误。而作为把爱和性分得更清的男人来说,就更不得不像无数的诱惑低头。
出轨、背叛是爱情致命的节点。一旦发生便再无完美的爱情。然而,我不禁在想。出轨包含**和精神。这二者又孰重孰轻。男女平等又平等到何处。从古至今,亦都为男人出入花柳之地,而此举最多冠名行为不检,则不会遭到法律和道德的过多谴责。而至于女人,则闻之甚少。既然如此。我想男女出轨之事便也有分别。轻重缓急更是别有定论。
“食色性也”,乃孔子《礼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衍生而来,孔子对于人生的看法即为形而下,不讲形而上。说凡是人的生命,不离两件大事:饮食、男女。所以,从古至今又有谁能逃脱这二者的藩篱。不禁想,在诱惑和勾引之间,这种错误的寓意何在,孰重孰轻,亦无准确的评判结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