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兵制骑【下】(1/2)
亚历山大大帝的马其顿方阵对波斯骑兵的高加米拉会战
1兵力对比:
马其顿——4万步兵,7千骑兵。训练有素,装备齐整。
波斯——20—25万人。各城邦召集而成,语言、文化、武器都不一样,缺乏协同,大部分无盔甲。当然也不能因此就说是乌合之众,也是当时有名的劲旅,征讨四方,也是无往不胜。有4万5千骑兵,还有刀轮战车。
2战术对比:
马其顿——
马其顿方阵:是由256人组成的16X16的方阵。方阵的战士左臂套一小盾牌,小盾牌用带子挂在脖子上,这样就可以使其左手活动自如,帮助右手一起握住主要的武器——索立沙长矛,而不用始终抓着盾牌。索立沙长矛是16—18英尺(约五米)的长矛,而当时其他军队的主要武器是7—8英尺的长矛,这样的长矛也是使其方阵比希腊方阵和波斯方阵具有优势的武器。
锤砧战术。方阵为砧,骑兵为锤。方阵正面挤压对方阵地,骑兵侧翼包抄,然后前后夹击,形同锤砧,将夹在中间的敌军粉碎。
波斯——
人海战术。摆**海长阵,阵前有刀轮战车的车道,两侧是骑兵。因阵线很长,有利于包抄敌军——用刀轮战车正面冲击对方的方阵,两侧用骑兵——只要对方比自己人少,这个战术往往非常奏效。
3战役进程
西元前331年10月1日黎明。战斗开始。(咱们地战国时期。离秦统一还有110年。)
波斯摆开了25英里长地战阵。充分发挥其人数地优势。无论马其顿军队如何布阵。都要比波斯军队短半英里。这样非常有利于波斯军队发挥人海战术。用刀轮战车和骑兵对其进行正面和侧翼地打击。
面对这种1:5地兵力对比地劣势。亚历山大已想好了对策——反传统地布阵。
步兵没有采用传统地正面布阵地方式。而采用了梯形布阵。
这个布阵有3个用意:
1、攻击方向不明。容易起到迷惑对方地目地。
2、左梯形尾部折回,并对外,有利于对抗侧翼的攻击。
3、左梯形与敌方长阵之间有一大片开阔地带,有利于重装骑兵展开攻击,用以引诱敌方向这个方向攻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