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上网聊天很疯狂(2/2)
北京某高校的冷小姐在网上认识了“北京一壮男”,对方约冷小姐吃饭时,忽然借冷的手机打电话并一去不返,大餐也由冷小姐买单。气急败坏的冷小姐决定再上聊天室搜寻,并锁定一个网名“爱吃拉面的男人”,对方再次约冷出去吃饭时,警方将25岁的“北京一壮男”抓获,原来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约了40余名网上聊天的女孩见面,骗得17部手机,获利1万多元。
一位学生父亲说,好不容易才把孩子从游戏机室里拖出来,孩子又陷入网吧这个更深的迷潭,孩子泡网吧,开始玩游戏,接着迷上网聊,经常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上学、吃饭都顾不上了,甚至通宵不归,学习成绩又直线下降。网聊就像毒蛇一样缠住孩子!家长不解地问,为啥孩子触网后就变得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
聊客们说,网聊是心灵的对白与剖析,数字化生存能使每个人变得更容易接近,不用戴着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面具,它使讷言寡语者变得妙语连珠,羞怯胆小者成为仗剑侠客。网聊并不是洪水猛兽,它带给我们一种新的生活,健康的网聊交友还可以使人及时调整心态、开拓视野,与“心理热线”往往异曲同工。
然而,网聊不仅要具备不吃不睡有精神、连击键盘手不麻、花钱如流水心不痛的素质;还要在良莠不齐的站点面对无所顾忌、*形骸的聊客,于是网上一度流传网迷自编的《女性防狼手册》等,可见网聊并不轻松。同时,符号交流不可能满足人们对精神的多重追求,在经历自我纵容之后,很快又陷入新的孤独。
社会学家认为,三更半夜不睡觉的网上“美眉”,也许就像电脑这端的你一样无聊而空虚,所以网聊的捷径便是取义而舍色。网络社会并非独立于现实之外的理想王国,人类纷纷向网上“移民”时,网络其实只是人类生存的工具,只把聊天当作一种游戏,侃完就走,聊过就忘。这对投入真情的网民来说,却是一种伤害。
有学者认为,不懂电脑变成网络时代的文盲固然可悲;倘在上网成为青少年追逐时尚的今天,上网只是为了聊天甚至游戏人生和社会,则令人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