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难忘苦苦菜(1/2)
我生长在农村,又经历了一段缺衣少食的日子,命里注定与野韭、沙葱、辣舌子、苦苦菜等野菜有不解之缘,尤其是对苦苦菜情有独钟。
苦苦菜,又叫苦菜、苦买、野苣等,古代人称之为荼,现在学名为苦苣菜,中药学还叫败酱草。苦苦菜叶子呈长形,边有小齿,属菊科,一年生或两年生草本。
苦苦菜分甜苦苦菜和麻苦苦菜。麻苦苦菜颜色灰白,叶面较窄,叶边有褶皱,容貌一般;甜苦苦菜颜色较绿,叶面宽,叶子舒展。相比之下,麻苦苦菜味更苦,更纯正,营养价值更高。
苦苦菜性寒,味苦,有活血、泻火、通便、降压之功效,可清肝、明目、降血脂,是较好的中草药。
苦苦菜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植物。它扎根深深的泥土,每年三四月间,用它黄生生的嫩牙,钻出厚厚的土层,最先迎接春天。它不择地势,田埂边,沟渠旁,杂草中,河滩上,甚至小路上,随处可见。如遇土地肥沃水分充足,它会尽情生长,可高达几十公分;如土质较硬水分缺乏,它俯首弓背也能一展风采。就是在田间小路,苦苦菜也能找到一席之地,把叶片铺在地上,饱受践踏直使遍体鳞伤,仍倔强生长。那次我去罗山,在海拔近三千米的山顶上,也惊喜地发现了苦苦菜,它淹没在杂草间,不争高,不争艳,默默无闻。
苦苦菜生长期较长,从早春到暮秋,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