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掠得奴隶归(2/2)
不过,让原百韬骇然的是,他派了探子去打探消息,他还特别叮嘱那些探子只需要远远地盯着就好,不用靠近,可他左等右等,直等到月上梢头都没等到探子回来。不用想,那些探子肯定是被杀了。原百韬大恐,不敢再派人去打探。
直到第二天,估摸着那支兵马应该跑远了,原百韬才点起两百人顺着马蹄印和牛羊粪便寻了过去。
往西南方向跑了二十多里,原百韬没有发现他派出的探子,而且,别说没看到尸首,连血迹都没有,当然,可能是血迹被风沙掩盖了,不过原百韬更愿意相信那些探子根本就没有被杀,这是怎么回事?
在二十多里外的大河边上,原百韬发现了数座浮桥,这些浮桥都是用木头和船搭建的,木头很新,连船都是新打造的,看来昨天的那支人马应该是从这儿过河了。
想了想,原百韬派快马分别向南边的固原卫和西南的西宁卫报知此事,西边的凉州卫他也有派人去通知,言及有数千异族骑兵南下劫掠云云,让固原卫、西宁卫和凉州卫戒备。
其实,这支人马不过是李世杰南归的人马,因奴隶和牛羊太多,如果从宁夏中卫返回怕不是要耗费好几天的时间,只得另寻地方搭建浮桥过河。至于那些探子,李世杰手下的那些骑兵大多是异族人,根本就不懂中原的规矩,那些巡哨骑兵见有人鬼鬼祟祟地打探消息,自然是先抓回来再说,而等李世杰直到的时候大队人马都已经快抵达海城县了。
在攻破一个村庄之后,李世杰的捕奴行动终于开了利市,那个不大的村庄为他提供了四百多壮年奴隶,女子也有不少,遗憾的是那个村庄实在是太小也太弱了,李世杰没能发现更多看得上眼的东西。
将奴隶和牛羊送回步兵营地,李世杰将陆勋这厮留了下来,同时带走了五百步兵,现在他多了数百匹马,可以组建五百人的快速步兵了。
一千多年前汉武帝刘彻以上林苑为营地训练他的羽林精骑,而李世杰没有刘彻的资本,他只得以贺兰山为狩猎场来训练他的士卒。
从崇祯八年九月到十月,在随后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李世杰屡屡攻破贺兰山西的村庄城寨,掳掠奴隶,驱赶牛羊,同时训练他的手下。
骑射,逐突,滚滚马蹄声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从未停止,即使这里的土著联合起来之后他也没停下他的狩猎行为,大迂回,分进合击,长途奔袭,李世杰终于让他的手下做到了一人双马甚至是三马,蒙古人玩剩下的骑兵战术他现在依然玩得津津有味。
在火枪的射速没有超过弓箭、穿透力没有超过弩之前,骑兵依然是纵横沙场无所匹敌,这个时代的欧洲人还在拼命地训练重骑兵,而李世杰在东方则是在训练他的弓骑。
还有步兵,随着马匹越来越多,李世杰得以组建更多的快速步兵,遂以五百人为一队,让步兵轮流参战。最开始的时候面对小股骑兵的冲锋那些步兵都吓得都无法顺利装填子弹,而渐渐的,随着经历的战斗越来越多,士卒的素质也在逐渐提高,他们现在的射击速度是当初的三倍有余,造成的火力密集程度更是远远超过以前,就以五百人规模的火枪兵来说,他们完全可以在完全没有火炮和骑兵的掩护下独自阻挡千人规模的骑兵冲锋。
李世杰寻思着,他得赶快将机枪弄出来。当然,象后世那样的机枪肯定不可能,不过古代的机枪也还不错,比如说连珠铳,又比如说火药箭。现在已经是火器时代,仅仅依靠冷兵器时代的弓骑是没有前途的,火枪步兵和龙骑兵才是未来战场上的主流。
到了十月,黄河之畔的风沙渐渐增强,气温也开始下降,马上就要进入寒冷的冬季,李世杰知道,是时候撤兵了。
终于,在收到北边有数十个村寨开始联防联击之后,李世杰下令收兵。
一个多月的征战,不但李世杰捕掠了大批的奴隶和牛羊,他麾下的士卒也收获颇丰,因为李世杰实行的是雇佣兵制,所以战场缴获没有士卒的份,不过,士兵们可以通过别的方式得到战争分红,比如说赏赐和军功授爵。
陕北一带地广人稀,而且李世杰也专门避开沿途的城镇村庄,因此他带着这么一大堆的人和牛羊南下倒是没有引起沿途的恐慌。
因为带着大批奴隶和牛羊,因此行军的速度缓慢,平均一天只能行进六十余里,李世杰用了超过三天的时间才抵达固原州境内,而要返回海城县还等走上一天多的时间。
海城在望。
(上午整理东西的时候翻出一张老碟,是一张法语专辑,我重新听了一遍,虽然都是老歌但还是很好听的,推荐一首,Alizee的Moilolita。)
16977.16977小游戏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