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太平书院(1/2)
“明儿,有什么事吗?”
“呃……是这样,那件事还可以再商量一下吧?毕竟,身为当事人,有权选择自己的命运……”
“那件事么,商量的余地当然有,你是要坐骡车去呢,还是要以步代车?商量一下吧,爹以为,少年人筋骨结实,多走走路能够磨炼意志,所谓江山养奇气……当然……”
“爹!我……”
“呵呵,真是把你给惯怀了啊,跟你娘说过多少次了,她就是不听,妇人终究是目光短浅。不过太平书院确实有些远,想乘骡车还有的商量,吾儿不必流露哀戚之情。”
“爹,我现在的语调已经很严肃了,请您正视我的目光……不管太平书院有多好,我坚决不去那儿鬼地方!”
“兮明吾儿,爹常常教导你的话已忘记了吗?嘴里嘟噜什么?今天你娘可是不在家!咳,背来听听。”
“志当鹰扬,不负国家,不就是这两句吗?早就烂熟于心了,只是,孩儿以为,如今时局不稳,各路人马随时都要开打,要报效国家,还是从军比效实际,而想要从军,一身过硬的武艺是最基本的,因此我倾向去去玉孚派或玄门……当然,如果爹放心的话,昆仑山……”
“兮明小儿,你还没有跟我讨论时政的资格吧?南定王作乱已是前几年的事情了,现在他坐拥河东五城,已与邵王缔结盟约,十年之内,天下不会再有任何动荡。更何况,无论用兵还是治国,只有饱学之士才能胜任,你以为是跟人打架那么简单吗?爹给你选的路绝不会错,多说无益。”
“可是,人魔战争呢?爹,三年前群星西坠的情形你见到了,那与二千年前人魔大战的前兆有何区别呢?群星西坠哇,比那一次更厉害,整个木湟宫都从天际消失了……”
“兮明犬儿!不要跟我扯那些荒诞的东西,鼓书艺人讲的故事统统是骗小孩子的,你也十六岁了,还是小孩子吗?学道修仙?哼,连那种传说也相信?咳咳,另外……我已经将你考取太平书院的消息告诉众位街坊了,二百两银子啊,兮明,你距录取线整整差了二百分……咳,犬儿,乖乖地去吧,否则我和你娘也没法在郸阳城抬头了,只有自绝于人世……”
正是仲春时节,通往古潭镇的小道上纷纷扬扬,飘舞着细碎的杨花,田陇,青瓦房,到处都铺上了雪似的绵絮。
古潭镇位置偏远,离最近的城邑也有近百里,这里民风淳朴,风景幽静,一道清江将它与从外界隔离,清江环流大半个镇子,在镇南面汇成一个大湖泊,再注入萧江。
镇中约有二十来户人家,过着男耕女织式的标准农家生活,此时正值晌午,春日的阳光洒在田野上,碧色平畴向远方无尽延伸,融入到晴空中去。哞哞叫的水牛,在槐树下悠闲谈笑的农人,无不向人们展示着古潭镇与世无争的情调。
本来,像古潭镇这种规模的村庄,是称不上镇的,之所以称为古潭镇而不是古潭村,皆因村中有座在江南地带赫赫有名的地方——太平书院。
当地官府出于重视教育的动机,将其划为镇,并且减低镇中赋税,力保太平书院宁静平和的环境。
“富贵桥?我呸,什么破名字,可想而知,前面会有什么样的生活在等待着我。”
体格健壮的少年正在抱怨,忽然有人弹了他一个暴栗,“小子,未明真相之前,最后闭紧嘴巴,如果不是一代巨商常富贵,太平书院也建不起来……”
杨兮明哇哇叫着向后看,只见一道清瘦的人影风似的飘然远去,还没看清楚,那人已从视眼中消失了。
“天杀的,是谁啊?太欺负人了吧,刚到这里就遭人暗算!”
杨兮明摸着脑壳,瞪大牛眼,气得直跳脚。
周围几个身着书生袍的学生经过,有人不屑道:“猪头,连司空老妖都不认识,没被体罚过吗?”
“董兄忘了么,今天是三月一日,新生报到……”
嘲笑声中,那帮人大大咧咧地去了。
杨兮明一肚子火,不过初来乍到,实在不便惹麻烦,在背后朝那几个人啐了一口,暗想君子不计小人过,不过他娘的别再让我遇见你。
从四面八方来书院报到的新生真是不少,只见一片野羊似的,汇聚在通往书院的路上,少年们大呼小叫,女孩子叽叽喳喳,吵闹声上遏行云,下震林木。
乌鸦们嫌吵,成群地从枝头掠起,逃向远处。
“有凌州的吗?凌州来的学生请过来……”
“平远的老乡请过来,平远的老乡请过来……”
……
“郸阳的弟妹们请来这边,郸阳的弟妹们请来这边……”杨兮明慌慌张张地左右乱瞄,终于找到声音的来源。
那个学姐也还过得去,眉目清秀,一袭青花长裙衬出不错的曲线,正挺着胸脯,将书本卷成筒状喊个不停,但身边那举木牌的主儿就太碍眼了,虽然穿着书生袍,但看那一脸横肉和蛤蟆大嘴,直如沐衣之牛。
“我们郸阳的男生都死光了吗?怎么派出这么个主儿,唉,本少爷这个……唉,算了,估计跟着他们也没什么前途,而且本少爷岂是那种要人领路的弱智少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